胡應邦,胡應邦講師,胡應邦聯系方式,胡應邦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網絡營銷資深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胡應邦:看不到傳統(tǒng)將死,也就看不到活路。
2016-01-20 27335

武大郎是被誰殺死的?

沒錯,是西門慶。但如果放在現在,殺死他的人,可能是武大郎自己、他的營銷總監(jiān)、他的產品經理!

殺死傳統(tǒng)企業(yè)的,當然不是互聯網企業(yè),更不是互聯網思維,而是催生互聯網企業(yè)和互聯網思維的,一種完全不同于過去30年的消費環(huán)境,背后是消費者決策方法、技術和消費者主權思維的改變。

據說在一家照明企業(yè),全行業(yè)大大小小近2萬家公司,以前大部分過得不錯,現在大部分過得難受。十幾年前,能賺錢的照明企業(yè),大都是通過以下方式:

1.打品牌牌,多打廣告。


央視投一點,戶外投一點,公關活動做一點,這牌子基本就打成了。

2.打網點牌,多開門店。


自己開不了,就找經銷商開。三年三步走,一年二三百家店,三年就能成氣候。

3.打渠道牌,多建子渠道。


零售做了,涉足工程;工程做了,涉足零售;電商、商超、五金、其他細分行業(yè)渠道等等,看起來空間無限大。

4.打技術牌。


在獨特領域占有產品優(yōu)勢或客戶資源。但這樣的企業(yè)極少,過得真好假好,自己人才知道。

也有打各種概念牌的。比如健康、綠色、生態(tài)、智能、光藝術、全能王等等。

最近幾年,這個行業(yè)里大部分企業(yè),過得都不開心,窮也不開心,富也不開心。為什么?

因為發(fā)展的路數,自己越來越沒把握。現在做的事,同樣的努力與投入,也許只達到10年前的五分之一的效果。砸廣告,消費者不感冒了;玩招商,年輕一代的經銷商心明眼亮得很;開新渠道,也是前有狼后有虎;玩新概念,先天不足,怎么也玩不過電商;打技術牌,遠水救不了近火,消費者信不信也不知道。

問題出在哪?

消費環(huán)境和渠道格局都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并且不以單一品牌、單一品類的意志為轉移!

現在的消費者對信息的接觸習慣、對品牌的審美標準、購買決策的路徑,徹底變了,從小眾影響到大眾,從大都市影響到小城市,從小行業(yè)影響到大產業(yè)。

1.去中心化的商圈,讓消費者看不見了

城市的開發(fā),形成商圈的去中心化,大商圈不斷細分為小商圈,直至細到社區(qū)單元。

比如,10年前,上海人買東西扎堆去南京路、徐家匯、五角場等傳統(tǒng)商圈。現在呢,可以網購,可以去大賣場,可以去萬達廣場或其他興起的購物中心,或者去自己心儀的社區(qū)小店。同樣一個消費者,他買A通過網店,買B通過社區(qū)店,買C逛大賣場。商圈從地理和時間上,都被碎片了。

2.去中心化的渠道,讓終端被淹沒了

過去你是個財主,你找到一大片處于城市二環(huán)的舊廠房,低成本裝修一下,就變成建材市場,開始招租!打一下電視廣告,投幾部公交車,做幾場活動,消費者就認你了,于是,全城相當一部分的消費者買個建材都有可能想到你。

但現在,形勢變了。城市大開發(fā),舊市場搬遷,新樓盤越來越分散。加上家裝公司材料館、電商、O2O體驗店、團購會、砍價會、小區(qū)網上論壇等不斷興起,買建材的渠道分裂成十幾個。


你知道的是,消費者最終確實買了東西;但你不知道的是,他在什么時間什么狀況下已經把東西買了!

3.去中心化的品牌,讓品牌失重了

海爾、聯想、美的,耐克、阿迪、李寧……過去30年,是品牌廝殺的30年,留下來的大小是個角兒。

但以85后與90后為代表的新一代消費勢力,從小就是品牌的消費者,是被品牌包裝的一代,他們對品牌,無特別,不新鮮。

這些當今和未來10年的主流購買力,經過了其父母輩對品牌的理性選擇后,快速進入到感性消費時代。

有多少品牌,能持續(xù)地講一個好聽的品牌故事,打動這些群體?難,幾乎不可能!

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年代。


你的品牌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我今天全身名牌,明天淘點尾貨也一樣開心。尤其是過往打下江山的大品牌,現在,完全失重了!


在新生代,你不會講故事的那一刻,你就僅僅是一個名稱。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