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R(EfficientCustomer Responses),即高效消費者反應。是1992年從美國食品雜貨業(yè)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供應鏈管理策略。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食品加工和日用品加工開始模仿美國服裝業(yè)的“快速反應”,并形成自己的體系,稱為“有效消費者反應”(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
ECR歐洲執(zhí)行董事會的定義是:“ECR是一種通過制造商、批發(fā)商和零售商各自經濟活動的整合,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最好地實現消費者需求的流通模式?!盓CR強調供應商和零售商的合作,尤其在企業(yè)間競爭加劇和需求多樣化發(fā)展的今天,產銷之間迫切需要建立相互信賴、相互促進的協作關系,通過現代化的信息和手段,協調彼此的生產、經營和物流管理活動,進而在最短的時間內應對客戶需求變化。
高效消費者回應是90年代在美國歐洲消費品制造業(yè)零售業(yè)界得到發(fā)展并普遍應用的一種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與實施旨在通過零售商與制造商的協作, 以消費者為中心創(chuàng)造消費者價值最大化的產品與服務。由于ECR系統是通過生產廠商、批發(fā)商、零售商的聯盟來提高商品供應效率,因而又可以稱為連鎖供應系統。
ECR是零售企業(yè)滿足顧客需求的解決方案和核心技術,目標是最高效地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多樣化的需求。只有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零售商、分銷商和制造商才能生存和發(fā)展,才更有競爭能力。
ECR是流通供應鏈上各個企業(yè)以業(yè)務伙伴方式緊密合作,了解消費者需求,建立一個以消費者需求為基礎和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系統。
ECR以提高消費者價值、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降低整個系統的成本為目標,從而提高企業(yè)競爭能力。
ECR是80年代隨著零售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競爭的不斷激烈、消費者權利增大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起來的。
ECR的兩個主要原則是消費者為核心和合作。持續(xù)的商業(yè)成功靠的是提供給消消費者的產品與服務持續(xù)滿足和超過他們的需求與期望。此外最大化的消費者價值只有在供應鏈上的公司手連手克服防礙效率的障礙。
ECR的最終目標是分銷商和供應商組成聯盟一起為消費者最大的滿意度以及最低成本而努力,建立一個敏捷的消費者驅動的系統,實現精確的信息流和高效的實物流在整個供應鏈內的有序流動。
ECR在四個領域里的主要實踐也就是供應,需求,使能技術和整合。
ECR構建商業(yè),減少成本和增加消費者價值。對任何人特別是消費者是一個三贏的事,因為它能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正確的價格上得到更好,更新鮮的產品。
1、ECR系統重視采用新的技術、新方法
首先,ECR系統采用了先進的信息技術,在生產企業(yè)與流通企業(yè)之間開發(fā)了一種利用計算機技術的自動訂貨系統(CAO)。CAO系統通常與電子收款系統 (POS)結合使用,利用POS系統提供的商品銷售信息把有關訂貨要求自動傳向配送中心,由該中心自動發(fā)貨,這樣就可能使零售企業(yè)的庫存降至為零狀態(tài),并減少了從訂貨至交貨的周期,提高了商品鮮度,減少了商品破損率。還可使生產商以最快捷的方式得到自己的商品在市場是否適銷對路的信息。
其次,ECR系統還采用了兩種新的管理技術和方法,即種類管理和空間管理。種類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不從特定品種的商品出發(fā),而是從某一種類的總體上考慮收益率最大化。就軟飲料而言,不考慮其品牌,而是從軟飲料這一大類上考慮庫存,柜臺面積等要素,按照投資收益率最大比原則去安排品種結構。其中有些品種能贏得購買力,另些品種能保證商品收益,通過相互組合既滿足了顧客需要,又提高了店鋪的經營效益??臻g管理指促使商品布局,柜臺設置最優(yōu)化。過去許多零售商也注意此類問題,不同點在于ECR系統的空間管理是與種類管理相結合的,通過兩者的結合實現單位銷售面積的銷售額和毛利額的提高。因而可以取得更大的效果。
2、ECR系統建立了穩(wěn)定的伙伴關系
在傳統的商品供應體制上,生產者、批發(fā)商、零售商聯系不緊密或相互間較為緊密,發(fā)生的每一次定貨都有很大的隨機性,這就造成生產與銷售之間商品流動的極不穩(wěn)定性,增加了商品的供應成本。而ECR系統恰恰克服了這些缺點,在生產者、批發(fā)商、零售商之間建立了一個連續(xù)的、閉合式的供應體系。改變了相互敵視的心理,使他們結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伙伴關系,克服了商業(yè)交易中的勾心斗角,實現了共存共榮,是一種新型的產銷同盟和產銷合作形式。
3、ECR系統實現了非文書化
ECR系統充分利用了信息處理技術,使產購銷各環(huán)節(jié)的信息傳遞實現了非文書化。無論是企業(yè)內部的傳票處理,還是企業(yè)之間的訂貨單、價格變更、出產通知等文書都通過計算機間的數字交換(EOI)進行自動處理。由于利用了電子數據交換、生產企業(yè)在出產的同時,就可以把出產的內容電傳給進貨方,作為進貨方的零售企業(yè)只要在貨物運到后掃描集運架或商品上的電碼就可以完成入庫驗收等處理工作。由于全面采用了電子數據交換,可以根據出產明細自動地處理入庫,從而使處理時間近似為0,這對于迅速補充商品,提高預測精度,大幅度降低成本起了很大作用。
ECR包括零售業(yè)的三個重要戰(zhàn)略:顧客導向的零售模式(消費者價值模型)、品類管理和供應鏈管理。
1、顧客導向的零售模式(消費者價值模型):通過商圈購買者調查、競爭對手調查、市場消費趨勢研究,確定目標顧客群,了解自己的強項、弱項和機會,確定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構建核心競爭力;圍繞顧客群選擇商品組合、經營的品類,確定品類的定義和品類在商店經營承擔的不同角色;確定商店的經營策略和戰(zhàn)術(定價、促銷、新品引進、補貨等),制定業(yè)務指標衡量標準、業(yè)務發(fā)展計劃。
2、品類管理:把品類作為戰(zhàn)略業(yè)務單位來管理,著重于通過滿足消費者需求來提高生意結果的流程。品類管理是以數據為決策依據,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過程。品類管理是零售業(yè)精細化管理之本。主要戰(zhàn)術是高效的商品組合、高效的貨架管理、高效的新品引進、高效定價和促銷、高效的補貨。
3、供應鏈管理:建立全程供應鏈管理的流程和規(guī)范,制訂供應鏈管理指標;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縮短供應鏈,減少人工失誤,提高供應鏈的可靠性和快速反應能力;通過規(guī)范化、標準化管理,提高供應鏈的數據準確率和及時性;建立零售商與供應商數據交換機制,共同管理供應鏈,最大程度地減低庫存和缺貨率,降低物流成本。
只有全面實施品類管理和供應鏈管理,才能實現ECR,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價值,取得競爭優(yōu)勢。
快速產品引進(Efficient Product Introductions) | 最有效的開發(fā)新產品,進行產品的生產計劃,以降低成本 |
快速商店分類(Efficient Store Assortment) | 通過第二次包裝等手段,提高貨物的分銷效率,使庫存及商店空間的使用率最優(yōu)化 |
快速促銷(Efficient Promotion) | 提高倉儲,運輸,管理和生產效率,減少預先購買,供應商庫存及倉儲費用,使貿易和促銷的整個系統效率最高 |
快速補充(Efficient Replenishment) | 包括電子數據交換(EDI),以需求為導向的自動連續(xù)補充和計算機輔助訂貨,使補充系統的時間和成本最優(yōu)化 |
要實施ECR,首先應聯合整個供應鏈所涉及的供應商、分銷商以及零售商, 改善供應鏈中的業(yè)務流程,使其最合理有效;然后,再以較低的成本,使這些業(yè)務流程自動化,以進一步降低供應鏈的成本和時間。這樣,才能滿足客戶對產品和信息的需求,既給客戶提供最優(yōu)質的產品和適時準確的信息。ECR 的實施原則包括如下五個方面:
1、以較少的成本,不斷致力于向食品雜貨供應鏈客戶提供產品性能更優(yōu)、質量更好、花色品種更多、現貨服務更好以及更加便利的服務。
2、ECR必須有相關的商業(yè)巨頭的帶動。該商業(yè)巨頭決心通過互利雙贏的經營聯盟來代替?zhèn)鹘y的輸贏關系,達到獲利之目的。
3、必須利用準確、適時的信息以支持有效的市場、生產及后勤決策。這些信息將以EDI的方式在貿易伙伴間自由流動,它將影響以計算機信息為基礎的系統信息的有效利用。
4、產品必須隨其不斷增值的過程,從生產至包裝,直至流動至最終客戶的購物籃中,以確??蛻裟茈S時獲得所需產品。
5、必須采用共同、一致的工作業(yè)績考核和獎勵機制,它著眼于系統整體的效益(即通過減少開支、降低庫存以及更好的資產利用來創(chuàng)造更高的價值),明確地確定可能的收益(例如,增加收入和利潤)并且公平地分配這些收益。
由于在流通環(huán)節(jié)中縮減了不必要的成本,零售商和批發(fā)商之間的價格差異也隨之降低,這些節(jié)約了的成本最終將體現在消費者身上,各貿易商也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1、計算機輔助訂貨(C0mputerAssisted Ordering,即CAO)
2、連續(xù)補庫程序(Continuous ReplenishmentProgramme,即CRP)
3、交接運輸(Cross Docking)
4、產品、價格和促銷數據庫(Item,Price and Promotion Databases)
1、為變革創(chuàng)造氛圍
2、選擇初期ECR同盟伙伴
3、開發(fā)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1ogy)投資項目,支持E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