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銷講師培訓 周一老師 會銷策劃 會銷演講
一場銷售會議的完成、成功與否在會場大致取決于四個方面:主持人、專家、員工、顧客,而銷售現場的講座專家,在這四者當中又占有非常主導的地位,因其專業(yè)性、權威性正好滿足顧客的健康需求、心理需求,因此會議現場講座專家整體發(fā)揮出色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場會銷的成敗。
作為領導者,一定要幫助講座專家定好位,確立他們“醫(yī)商”的身份。當專家出現在會場上,出現在患者和消費者面前的時候,就已經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醫(yī)院、診所里的“醫(yī)務工作者”,而是“醫(yī)商”?!叭迳獭笔且匀寮宜枷虢浬蹋搬t(yī)商”則是以醫(yī)家思想經商。專家只有通過講座,運用自身的專業(yè)醫(yī)學知識和對患者心理的了解,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導顧客的思維,完成銷售工作;而在保健品公司,只有協(xié)助團隊完成了銷售工作的講座專家,才有存在的價值。
講座專家的主要工作,可分為4個方面:相互配合、講座、咨詢、日常醫(yī)學知識培訓,其中前三方面是在會場上的發(fā)揮,第四方面是場外的功能。
1、不斷根據會議整體流程調整和完善講座時間、內容。
一場銷售會議的成功取決于很多的因素,由于會議現場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經常會導致我們原來設計好的流程、時間不能如期正常的進行(顧客參加會議到達時間不同,主持人現場時間把握的不準確等等),那么作為一個出色的專家,就必須有很強的應變能力,能夠及時根據現場情況做出調整,通過團隊的出色配合,減少會議受到的不良影響。專家在會議銷售的現場所用的時間大概占到整場會議的50%以上,是最好的緩沖時間,因此專家能否及時調整好自己的講座時間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由于現在整個會銷行業(yè)普遍存在一個問題——新的顧客數據資源無法跟上,這就決定了每一次來參加我們會議的顧客群體,不可能都是沒有聽過我們講座的人,甚至于對于某個專家的講座內容,我們的顧客已經聽過了不下十幾次、幾十次了,所以筆者覺得在講座的時間上盡量以短、精為主線,內容無需多變,重在表達,重在打動人心(因為一個專家最擅長講的、講得最精彩的內容不會有太大的變動,所以不應過于要求專家每次的講座,都有太多的新穎變化,而是首先應該要求要與整個會議流程配合好為主要工作)。
2、講座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專家的核心工作之一,如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言語、詞匯的表達,通過一個醫(yī)務工作者對患者消費心態(tài)的把握,用自己的醫(yī)學知識、生活常識等制定出的方案,來滿足顧客對于健康的渴望與需求,激發(fā)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是每一位講座專家講課的神圣使命。
其中如果能夠在講座的過程當中處理好會議現場開場、問候與自我介紹又將為整場會議增色不少。因為好的開場即是成功了一半,可以迅速地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感。如果講師能在開場的前幾分鐘之內,通過對顧客身邊事、曾經耳熟能詳的事例描述,用恰當的問題,抓住所有人的注意力,那么接下來的內容就會相對變的容易很多。
3、咨詢
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基本上是一位講座專家的最后一項工作內容,通過前面的講座,已經在顧客的心目當中建立起來了,專業(yè)性與權威性,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重點,本人認為分為兩個方面:
(1)與員工之間的相互配合:現場的顧客太多,每一位專家不可能對所有的顧客的情況自己全都掌握,如果沒有與員工之間相互的呼應與配合,就會失去重點,做很多無用功,因為最掌握顧客狀況的人是我們的員工,顧客哪方面最急需解決,員工事先會反饋給專家,這樣專家在咨詢的時候,就會很有針對性,進一步提高在顧客心目當中的信任度,就會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而有效率的工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應該以描述顧客(假設顧客已經用了產品)已經使用了產品以后,給顧客自己帶來好的改善與好感覺為主,因為大家都知道,久病成醫(yī),在疾病的產生與治療的過程當中,心理因素占到了很大的比例,單純的藥物與方案的治療,顧客已經聽到的太多了,因為顧客每一次參加類似的會議都會有人,把藥物與方案提供給顧客,所以一個出色專家,應該是以顧客的心理調整為主要方向,主要是心理的引導:“回去以后你在使用的過程當中,在某一個階段可能會遇到一個什么樣的狀況,如果遇到了這樣的狀況,可以用以下這幾種方法解決,再列舉幾個與該顧客身體健康狀況差不多的案例,說明其使用產品后得到改善與恢復的情況!如此才能夠很好地完成這個環(huán)節(jié)!
4、日常醫(yī)學知識、產品知識培訓
作為專家,是員工醫(yī)學和產品知識培訓的不二人選,只是這些滿腹經綸、給人治了一輩子病的真材實料的醫(yī)生們,往往卻做不好這件小事。問題最大的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這些醫(yī)生大人們學問太大了!他們這些專業(yè)人士,哪怕是中專畢業(yè),學理論課也學了兩年!讓現在做會銷的80后、90后,絕大部分對醫(yī)學常識一竅不通的人來學,哪里是一日之功?所以專家講課講得是他們數年學來的理論知識,加上半生的臨床經驗和自學的種種積累,哪里是這些連入門基礎知識都不懂的年輕人能夠接受的?往往他們自己已經認為是最基礎的、常識性的內容,員工仍然聽了個一知半解。虛不受補的結果就是第一、上火,學不會,煩;第二、氣機郁結,死記硬背;第三、“傷者畏之”,抗拒學習、逃避學習。因此,作為專家講醫(yī)學和產品知識,只有3個要求,第一、放下“專業(yè)人士”的架子,就當是給幼兒園小朋友做啟蒙教育,通俗通俗再通俗,最好是能多講些醫(yī)話故事之類的;第二、生動活潑;第三、借助教具,根據產品種類,購買或者自制教具,下載科教片剪輯后播放。對于專家來說,這是個痛苦的過程,也是個必須克服的過程,需要領導的尊重、關心、愛護、督促和員工的主動配合(讓專家們意識到原來的方法有問題),一旦完成轉變,對團隊的醫(yī)學知識和產品知識水平的提高,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附:講座流程話術。
首先是通過真誠的開場、問候:尊敬的各位朋友們,各位嘉賓們,大家上午好!我叫XXX,今天非常的榮幸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在座的這么多的優(yōu)秀的,最可敬、最可愛的的朋友們歡聚一堂,感謝主辦方辛勤的準備與盛情邀請,更要感謝在場的每一位朋友們,因為正是由于大家的到來才讓我們今天的會議,更加精彩,更加具有意義,那在此,我想請教各位兩個問題:為什么現在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反而我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了?為什么我們可供選擇的健康方案越來越多了,卻離健康越來越遠了啊?(通過提問引發(fā)思考,迅速的集中顧客的注意力,引導顧客的思路,進入狀態(tài)),帶著這樣的思考,來讓我們一起走入今天的講座課程!—-引出今天講座的主題,“本人記得還是在小孩子的時候,就經歷了幾次身邊的親人,由于病痛的折磨而過早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那種悲哀的情緒一直籠罩了我很長一段時間,以至于對我后來的人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以后成長的過程當中也越來越覺得健康,是每一個人的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上學以后開始學習醫(yī)學專業(yè),畢業(yè)以后在醫(yī)院工作、留學、回國,一直在不斷的學習、摸索,同時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到今天為止本人從事健康的工作已經快30年了,今天,我也希望能夠用我這30年來所累積的經驗,來為我們今天現場所有的朋友們提供一些幫助,來解決一直困擾我們的問題!(通過這種經歷的介紹,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建立起權威性)……進入了講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