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對比締結法:
這種方法是描述某一非常難以接受的產(chǎn)品或價位來改變原產(chǎn)品在客戶心中的形象,讓客戶感覺原產(chǎn)品更易接受。
這就像如果我們拿出兩桶水,一桶是冰塊,一桶是開水。然后我們把手放入冰塊桶中5分鐘后再放入開水中,這時我們是不會覺得開水很燙手的。這就是典型的對比原理。在此我想介紹兩個案例,其中之一是借用一封非常有意思的書信來使我們明確對比的方法。這封書信是一個到美國加州求學的孩子寫給父母的。另外一個案例說明的是企業(yè)運用對比的原理銷售一項難以執(zhí)行的策略。
案例一:
一 封 家 書
親愛的爸媽:
你們好。
算一算,從我離家到加州來求學也已經(jīng)3個月了。真對不起,我在這發(fā)生了一些事,以至于無法好好寫一封信回家報平安?,F(xiàn)在事情大致告一段落,我總算可以報告一下現(xiàn)況。不過,請先答應我,一定要心平氣和地把這封信讀完。真的要平心靜氣才往下讀,好嗎?尤其是有心臟病的爸爸。
我最近過得還不錯,大腿骨折和腦震蕩都痊愈的差不多了。那是我剛到學校不久,在學校外租的公寓因為室友燒開水失火,我急忙從四樓的窗戶跳下去而摔傷的。我在醫(yī)院只住了5天,就因為病床不夠新的病患者用而出院。還好,康復的情形還不錯,我已經(jīng)可以自己拄著拐杖開車,車速幾乎和以前一樣,頭痛也只是一天發(fā)作3次而已。我能這么幸運,都是公寓對面的便利商店有個店員看到了火災和我跳窗的情形,隨即打電話求救,消防隊和救護車才能及時趕到。他又到醫(yī)院去看我,他知道我的公寓被燒掉了,出院后沒地方住,還十分熱心地邀我去他的公寓暫住。雖然只是個頂樓分租的房間,不過還算小巧別致。這陣子相處下來,我越來越覺得他真是個好男孩,我們彼此深愛對方,也正計劃準備結婚?;槠谏形辞枚?,也想聽聽你們的意見,但是要快,最好趕在我肚子看得出來以前。
噢,我忘了說,爸、媽,沒錯,我懷孕了。你們一直很想抱孫子,這我也是知道的,所以對于這個即將問世的小生命,我一定會給他最多的愛和最細心的照顧,就像你們對我一樣。提到我的另一半,你們的女婿,想必你們會竭誠地歡迎他成為我們家的一份子。坦白說,他并沒有接受過很好的教育(連中學都沒有念),不過,他有一顆溫柔的心,他現(xiàn)在的妻子也是這么說的。是的,他已經(jīng)結過婚了,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我的愛,他說,即使是他那8個孩子,也無法從他身上分走一絲一毫他對我的愛意。
對未來的生活,我們充滿了信心。雖然我們并不富裕,但他們每月的救濟金,加上他離婚后從妻子那里獲得的贍養(yǎng)費,再加上我在無上裝酒吧打工的工資,應該能夠應付我們的孩子,即使加上他的8個孩子也沒問題。
最后,我想補充幾句實話——我租的公寓根本沒著火,我也沒去過醫(yī)院;沒有懷孕大肚子,沒有結婚的計劃,也沒有被傳染性病,也沒有和什么黑人男生交往——既然你們看到這里都能接受以上的事實了,那么以下我所要說的事情一定能讓你們破涕為笑……
那就是——
我留級了。
你們的女兒
案例二:
自從多年前成立后就駿業(yè)宏發(fā)、蒸蒸日上的公司,今年的贏余竟大幅滑落。這決不能怪員工,因為大家為公司拼命的情況,絲毫不比往年差,甚至可以說,由于人人意識到經(jīng)濟的不景氣,干的比以前更賣力。
這也就愈發(fā)加重了董事長心頭的負擔,因為馬上要過年,照往例,年終獎金最少加發(fā)兩個月,多的時候,甚至再加倍。今年可慘了,算來算去,頂多只能給一個月的獎金。“讓多年來以被慣壞了的員工知道,士氣真不知要怎樣滑落!”
董事長憂心地對總經(jīng)理說:“許多員工都以為最少加兩個月,恐怕飛機票、新家具都定好了,只等拿獎金就出去度假或付帳單呢!”
總經(jīng)理也愁眉苦臉了:“好象給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現(xiàn)在突然改成兩顆,小孩一定會吵?!?/p>
“對了!”董事長突然觸動靈機:“你倒使我想起小時候到店里買糖,總喜歡找同一個店員,因為別的店員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秤,再一顆一顆往回扣。那個比較可愛的店員,則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后一顆一顆往上加。說實在話最后拿到的糖沒什么差異。但我就是喜歡后者?!?/p>
沒過兩天,公司突然傳來小道消息--
“由于營業(yè)不佳,年底要裁員,尾牙的雞頭,只怕一桌一只都不夠?!鳖D時人心惶惶了。每個人都在猜,會不會是自己。最基層的員工想:“一定由下面殺起?!鄙厦娴闹鞴軇t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從我開刀!”但是,跟著總經(jīng)理就做了宣布:“公司雖然艱苦,但大家同一條船,再怎么危險,也不愿犧牲共患難的同事,只是年終獎金,決不可能發(fā)了。”
聽說不裁員,人人都放下心頭上的一塊大石頭,那不致卷鋪蓋的竊喜,早壓過了沒有年終獎金的失落。
眼看除夕將至,人人都做了過個窮年的打算,彼此約好拜年不送禮,以共度時艱。突然,董事長召集各單位主管緊急會議。看主管們匆匆上樓,員工們面面相覷,心里都有點兒七上八下:“難道又變了卦?”是變了卦!
沒幾分鐘,主管們紛紛沖進自己的單位,興奮地高喊著: “有了!有了!還是有年終獎金,整整一個月,馬上發(fā)下來,讓大家過個好年!”
整個公司大樓,爆發(fā)出一片歡呼,連坐在頂樓的董事長,都感覺到了地板的震動……
上述的兩個例子中都成功運用了對比原理,以達成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根據(jù)這種原理,我們可以將它運用在與客戶談判時銷售產(chǎn)品上。
在銷售的時候,一些銷售員通常會做出兩份購買建議書,都是根據(jù)客戶的價值觀闡述產(chǎn)品利益,說明的方法也都相同,都是按照前面我們學過的按客戶的不同類型進行說明,但是唯一不同的是,銷售員故意把一份建議書的產(chǎn)品費用抬高,而他們也會首先著重闡述這份比較貴的方案。但他們實際要賣的是那份費用相對較低的方案。如果在客戶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們接受了銷售員著重講述的較貴的方案,將會獲得充足的利益,而銷售員也沒有什么損失,但在一般情況下,客戶都會選擇第二種方案。這也是銷售員所希望的。這就是利用對比的原理。
21.來之不易式成交法:
人們都想得到那些不大容易得到的東西,如果鉆石與鵝卵石毫無區(qū)別,人們也就用不著勞神費力去把它們從地上篩選出來,來之不易的東西具有誘惑力是因為并非人人都能擁有。歸根到底,這是一個貪婪與自私的問題。
人類的這種本性就是來之不易成交法產(chǎn)生的基礎。運用這種技巧時銷售員不會問:“您想買嗎?”相反,他會問客戶有沒有條件,夠不夠資格買。一旦處理得當,客戶就會忘記自己在做一項什么樣的購買決定——他們的腦子里塞滿了能否買得起,是否有資格買的問題。
人們總想得到那些他們不大容易得到的東西。越是不易得到,人們就越想得到。在你的銷售過程中,運用這種心理學,你將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銷售員的戰(zhàn)略應該是“迫使”客戶證明自己有資格和能力成為產(chǎn)品擁有者,這種技巧是銷售員激發(fā)了客戶貪婪的占有欲和自私心理。
就像前面我們說過的暗示成交法,把客戶能不能買轉換成了有沒有資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