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個企業(yè)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個人從學會做人,到學會做事,再到學會做一個決策者,這一系列的過程其實都是克服人性弱點的過程。你的人生要想有所突破,必須不斷地用你自身優(yōu)秀的一面去克服你的各種弱點。
中國人經常講一句話,叫“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秉性一旦形成,他的作風就很難再改變了。中國人還有一句話,叫“人挪活,樹挪死”。人挪活,指的是人換一個新環(huán)境,跟原來環(huán)境相適應的很多東西就會發(fā)生改變,原本的不利條件可能就會轉化成有利條件。所以,我認為,一個企業(yè),沒有企業(yè)家人格的突破,就沒有企業(yè)局面的突破。
學習的本質是對人的天性的一種改造。這種改造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作用。所以課堂上,不僅僅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過程,它實際上是師生之間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心性修煉的過程。企業(yè)家要學會通過后天的學習,去修復人性的弱點。成功的企業(yè)家一定是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修復了自身的弱點,所以才能比周圍的很多人做得優(yōu)秀,做得成功。
比如李嘉誠。李嘉誠初中的時候隨著父親到香港去,最早是在他舅舅的鐘表店當學徒工。當學徒工的那段時間,李嘉誠了解了各種各樣的人,并學會了察言觀色。也就是說,在那段時間,他把人搞明白了,所以后來他自己做生意做得很成功。
所以我認為,一個人要想有大出息,必須有一個階段要和很多人接觸。哪怕被人傷害也好,被人騙也好,你必須得有這么一個接觸人、了解人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你把人性搞明白了,你就具備了做一個優(yōu)秀管理者的基本素質。做銷售的人最容易有出息,因為他整天敲人家門,遭人冷眼,被人瞧不起,慢慢就練就了成熟的心性。再比如,游方和尚出去化緣,敲百家門,經歷了人生百態(tài),肯定能看透更多普通人看不透的東西。所以他們說出的話往往飽含禪意。死讀書的人不會有出息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對人性的了解光靠悶頭讀書是不行的,一定要靠經歷。
以上內容摘自李江濤教授叢書《領導者的戰(zhàn)略思維》
↑↑↑長按圖二維碼識別關注,與管理專家李江濤教授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