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總則
第1條 為控制質量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提高質量管理效能,實現(xiàn)預期的質量成本目標,不斷降低質量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2條 本公司質量成本控制的日常工作、活動和事項,均應遵照本制度進行。
第3條 質量成本控制原則如下。
1.質量第一原則。
2.效益原則。
3.目標管理原則。
4.絕對控制和相對控制結合的原則。
第2章 質量成本控制前期工作
第4條 設定目標質量成本。
1.目標質量成本由質量成本專員負責制定。
2.目標質量成本管理應從產品設計入手,事前控制產品質量成本水平,從而既保持產品應有的功能,同時盡可能降低其質量成本。
第5條 質量成本控制準備工作如下。
質量成本控制專員應當協(xié)調各部門做好質量成本控制的準備工作,具體如下所示。
1.建立質量成本控制組織體系,明確體系內各部門各人員的責、權、利,并制定各類考核標準和責、權、利相結合的獎懲制度。
2.對與質量成本相關的所有人員實施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質量管理知識和業(yè)務操作技能。
3.制定各類定額,包括材料消耗定額,水、電、汽、能等的消耗定額、工資標準、人工小時費用、設備小時費用標準等。
4.確定質量成本控制點,經常檢查質量成本費用支出和損失的發(fā)生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予以分析處理。
5.建立質量成本信息反饋系統(tǒng),及時掌握質量信息,及時糾正不合理的情況。
第3章 質量成本控制實施
第6條 各部門必須充分重視質量成本控制工作,將質量成本的控制作為重要工作抓實抓好,在降低損失中取得效益。
第7條 各部門在接到質量控制文件之后,必須結合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工作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制定降損措施,組織開展深化質量控制的活動,以保證質量成本控制達到預期目標。
第8條 生產部應認真分析廢品損失超標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將廢品損失降至最低。
第9條 質量檢驗過程中應做好不合格品損失的統(tǒng)計工作,并經常深入各部門進行質量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以保證質量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xiàn)。
第10條 設計開發(fā)階段質量成本控制要點如下。
1.設計前應做好市場調研工作,充分了解顧客的需求和期望,力求以最少的質量成本設計出適宜的產品。
2.根據(jù)產品復雜程度編制研制程序和研制開發(fā)計劃,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3.做好產品設計開發(fā)過程中的設計評審、驗證和確認工作,確定評價標準和目標的合理性,規(guī)范各階段的評審內容,降低質量成本。
第11條 產品試制階段的質量成本控制要點如下。
1.產品試制過程中,應及時進行工藝評審,發(fā)現(xiàn)和糾正工藝缺陷,降低產品成本和質量管理成本。
2.重點評審批量生產的工序能力,對影響產品質量穩(wěn)定的各種因素進行嚴格控制。
第12條 產品生產階段的質量成本控制要點如下。
1.開工前進行檢查,確保生產過程中各種條件符合工藝規(guī)程要求。
2.對生產人員進行培訓,保證上崗的生產人員均具備操作資格、符合要求的技術水平和操作技能。
3.采用適宜的統(tǒng)計技術和方法,對過程的異常實施重點控制。
4.測量過程的工序能力,采取措施,滿足工藝要求。
第13條 生產現(xiàn)場質量成本控制要點如下。
加強對人、機、料、法、環(huán)、測(5MIE)六因素的控制,確保加工過程的能力符合要求。
第14條 產品售后服務階段質量成本控制要點如下。
1.制定售后服務工作制度和規(guī)范,使售服人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售后服務過程無序。
2.做好售后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售后服務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和技術水平,敦促售后服務人員做好對顧客的服務工作,避免因服務不到位而引起顧客不滿意,從而造成退換貨、訴訟和索賠的發(fā)生。
3.認真開展顧客訪問活動,了解客戶需求,對顧客及時做好技術咨詢和防護性維修工作,提高顧客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
第4章 附則
第15條 本制度由質量管理部制定,解釋權、修改權歸質量管理部所有。
第16條 本制度經總經理審批通過后自頒布之日起執(zhí)行。
(摘自實戰(zhàn)紅色管理創(chuàng)始人孫軍正老師培訓課堂經典案例。孫軍正老師根據(jù)多年的管理及培訓經驗,將紅色精神與西方管理巧妙結合,將理論性、實踐性與趣味性相結合,講解深入淺出,演繹通俗易懂。寓教于樂,活躍的課堂氣氛,體驗、參與、訓練、講評、互動式的教學方法,讓學員在學中練,在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