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口才系列
如何在弱肉強食的叢林里生存,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在強者之間獲得利益就更不容易。那要怎么做的呢?
秦國要借道東周去攻打韓國,可是東周君卻擔心借道秦會得罪韓國;如果不借又怕得罪秦國。這時史魘對東周君說,君王為何不派人對韓國的公叔說:“秦國所以膽敢通過東周的邊境去攻打韓國,就表示秦國信任東周,那么賢卿為什么不把地送給東周,派出重要使臣前往楚國,這樣秦國必然對東周有所懷疑,秦國也就不敢發(fā)兵攻打韓國了。在韓國看來,這是什么呢?這是一個離間計。離間秦國和東周的關系,目的使得秦國無法借道東周,韓國自然答應,于是東周就有地了。
第二步,另外又派使者對秦王說:‘韓國非要把土地割讓給我們不可,企圖讓秦國對東周有所杯疑,我們不敢不接受。秦國必然沒有理由不許東周接受韓國的贈地。這樣一來,東周既可獲得韓國的土地,又能獲得秦國的諒解?!?/span>
東周國君不但達到了自己的原來目標不借道給秦國,而且還獲得了韓國的土地。我們分解一些。
第一步,準備。主要進行利益分析,對強者之間的利益博弈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對方的利益需求點和痛處。韓國所擔心的是秦國借道東周攻打秦國,損害自己的利益。秦國所需要的是借道東周,東周所不愿是借道秦國而得罪韓國,自己將來受到韓國打擊。
第二步,誘導。從對方利益出發(fā),實施誘導。韓國自然要破壞所謂秦國和東周之好,所以送上土地。
第三步,瓦解。對秦國來說,韓國割地目的很明顯就是阻止秦國借道東周,東周不便借,現(xiàn)在就自然成了理所當然的理由。所以秦國能夠理解,不僅如此,因為東周的主動溝通,秦國就提前改變計劃,也給全了秦國的臉面。自然取消借道東周的目的。
三星和蘋果競爭,小米逐漸強大。你想過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