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之禍起于須臾之間的不忍,所以自來就有"和為貴,忍為高"這句俗語。忍是心字頭上一把刀,只有在受屈辱時善加克制,才能轉(zhuǎn)禍為福。韓信年輕時,淮陰(今江蘇淮陰縣西南甘羅城)城里有個少年有意侮辱韓信,對他說:"不要看你長得高,喜歡帶劍,其實你內(nèi)心中也是很膽怯的。"當(dāng)著許多圍觀人的面,這個少年對韓信說:"如果你不怕死,就用你的佩劍刺死我;如果你怕死,不敢刺死我,那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掃了周圍一眼,匍匐下來,從這個少年的胯下爬了過去。周圍的人都哈哈大笑,認(rèn)為韓信膽小怕事。后來韓信追隨劉邦,屢立戰(zhàn)功,被封為楚王。不久,韓信把侮辱他的那個人找來,讓他在軍隊中作官,并告訴文臣武將說:"這個人是個勇士,當(dāng)年他使我受胯下之辱時,難道我不能把他殺掉嗎?但殺了他,我也就不能成名了,所以我容忍了他,因而才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