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供應鏈管理是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根據(jù)市場和客戶需求,進行產品開發(fā)、設計以及升級。整個供應鏈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幾大核心管理模塊:市場開發(fā)與客戶關系管理;產品設計開發(fā);計劃與需求管理;采購與供應;生產與運營;倉儲與物流。
市場和客戶需求應該始終作為整個供應鏈的開端和導向,客戶關系管理的過程就是開發(fā)和維護與客戶關系的過程??蛻粜枨蠊芾韽娬{的是對顧客個性化需求的管理,它能及時地把顧客的潛在需求及時反饋給設計、生產部門,制造出使顧客滿意的產品。通過這個過程,管理者能辨認關鍵客戶和客戶需求,并把他們作為公司戰(zhàn)略的一部分。整個供應鏈的運作以顧客的需求拉動,供需協(xié)調,能夠避免推動式供應鏈管理的弊端。
產品的開發(fā)管理最需要避免的一個誤區(qū)就是“閉門造車”。供應鏈管理的這個過程是講要和客戶及供應商共同開發(fā)產品,并把產品投放市場。負責產品的設計和商業(yè)化過程的團隊應該和市場部門合作以確認客戶和需求,應該和采購團隊合作來選擇材料和供應商,和生產團隊合作根據(jù)市場的需求來發(fā)展新產品技術。
需求管理是通過有預見性地預測,使需求和供給相匹配并使計劃更有效地執(zhí)行。計劃和需求管理不僅僅指下達定單指令,它還包括設計經濟訂貨批量(EOQ),在最小化的配送成本的基礎上滿足客戶需求等。這是一個平衡客戶需求、生產計劃和供應能力的過程,包括協(xié)調供給和需求、減少波動和減少不確定性,并對整個供應鏈提供應有效支持。
供應商與制造商之間需要經常進行有關成本、作業(yè)計劃、質量控制等信息的交流與溝通,以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同時,要實施供應商的有效激勵和管理機制,對供應商的關鍵業(yè)績指標進行評價,使供應商不斷改進。
生產與運營管理,管理生產組織、生產計劃和生產控制工作,以實現(xiàn)預期生產的品種、質量、產量和生產成本目標。
倉儲與物流的日常管理活動主要包括進、出、存三個方面。在倉儲和物流管理中,信息化和可視化的應用十分必要,如果信息不能及時被采集﹑整理、分析和使用,就會造成極大的資金浪費和庫存積壓。如何提高庫存的周轉率和資金利用率,降低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的庫存和流通費用,是倉儲與物流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
過去,生產型企業(yè)的供應鏈管理只對單個線性物流和資金流過程進行管理,現(xiàn)在,供應鏈需要對一系列整合的過程進行管理,不僅要關注產品在原材料采購、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倉儲物流、銷售售后等方面的資源整合和配置優(yōu)化問題,也要考慮與整個供應鏈上下游其他成員的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