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心靈創(chuàng)傷的人,他的那種恐懼和害怕,周圍的人是無法了解的。孤獨和無助的感覺會讓一個人更加的分裂。在心靈上,人是完整的,而且必須完整。生物進化中,種群自我互相攻擊,和無意識的淘汰對進化是有效的。但科學已經證實,人類的生物進化已經緩和,但知識,意識,心靈的進化卻在激烈的進行。我們需要慢慢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讓人類走出生物進化不必要的傷害和痛苦,用愛和和諧締造一個更好的使我們心靈升華的環(huán)境。
心理治療師--一條充滿光和愛,理解和和諧的療愈之路。
心理治療師。這個在以前還讓人比較陌生的稱呼,現(xiàn)在在社會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種工作,卻和一般的醫(yī)生有著截然的不同。一般地醫(yī)生,有著治療和對癥的方法和流程,但心理醫(yī)生卻是要用體驗和溝通說話,講究的是用心。換言之,沒有足夠的溝通和舍身處地的去感覺患者的感覺,是無法做好一名治療師的。而這種溝通和感覺的技巧和其中的特殊的愛,也是區(qū)分治療師高下的一個關鍵標準。
在心理學還不被人重視的年代,很多人都無法理解這一行的前途和意義。但在當代,人們的觀念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從前,一個心理病人是很受社會歧視的,現(xiàn)在我們正在逐漸正視和了解,用我們的愛,關懷去幫助這些被社會傷害過的人們。當然,每一個能成為優(yōu)秀治療師的人,本身也是在自身的創(chuàng)傷和療愈里得到成長的真實例子。
打開自己的心門--每次心理危機都是成長的契機,你要勇敢的發(fā)現(xiàn)。
心門。我們每天都在說話,在交談,但心的交談能有幾次呢。有時候和一個好友,和自己信任的人談起真實的感覺時候,會不會感到舒適,安心,關懷與愛。人們需要傾訴,需要紓解,需要溝通,但我們都做到了什么呢。我們恐懼,我們隔閡,我們害怕溝通,我們害怕別人知道其實自己的內心很弱小,很柔弱,我們孤獨,我們想哭。。。。當這些感覺如潮水般在特定的時間沖擊心靈的時候,我們能做什么,其實很簡單,我們需要愛。
在心理學上,絕望和崩潰的感覺只源于人們在向外界求救,渴望得到愛和幫助。這個時候給與一些理解和支持非常重要,愛是無形的,但又是真實的,可以給予在心理絕境的人重生的力量。在以前的蒙昧階段,一個人的絕望心理無法被理解,只能被看成是自己想不開,太傻了。但這種聲音其實正是人們在向外界瀕臨絕望的呼喊,一個治療師不但要仔細聽,還要能聽懂這種聲音,翻譯這種聲音。一個絕望的呼喊如果沒有人去聆聽,只能釀成一個悲劇。
在大家對人的心靈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之后,那個心靈的路就打開了,拓寬了。能了解絕望和崩潰之后就會覺得不是那么累,也不會那么難受,就能夠接受這些問題,并能給予別人關懷和愛,那末,絕望就成為了一次成長,也是愛帶來的奇跡。
心靈成長--一生永遠的旋律。
旋律。由人類所精心創(chuàng)作的、以一定的結構為載體,在一定的節(jié)拍(包括自由的節(jié)拍或散板)和速度的基礎上,將不同樂音或噪音與用不同時值組成的節(jié)奏結合成為單聲部的集合體,用以表現(xiàn)各種形象和表達各種情緒,它是音樂中最富表情的聲部和最重要的要素。
在一個治療師的理念里,不但自己的成長和豐富是個心靈成長的過程,對有心理問題的人的治療,同樣的,一個目的,心靈成長。雖然在治療中,會對創(chuàng)傷事件進行深入探討和良性重演,這在治療里叫做強迫性重復。但這只是個開始,成長是伴隨一生的旋律,沒有止境,而且治療師如果在治療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問題,也需要及時的尋求高級督導進行自我體驗性的治療。
開放自己的心靈,在愛和溝通中獲得心靈的成長,才是一個人真正能走向光明的力量。
心理治療--在發(fā)現(xiàn)中解決,在解決中成長。
督導。一個心理學里的特定詞匯,為治療師進行心理輔導的高級團隊。人的心靈是個很復雜的和神秘的靈魂載體,在治療師治療的過程中,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會影響到治療師,而造成意識偏離。這種影響會觸及到治療師本身的經歷和疑問,而通過高級團隊的督導,治療師會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心靈變得清晰,當治療師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對治療是很有益處的。這樣就能清晰的將自己和病人分開,從這種環(huán)境中出來,看清楚自己和病人正在發(fā)生著什么,而治療就在這時發(fā)生。
在心理治療中,發(fā)現(xiàn)很重要,傾聽很重要,開放自己也很重要。治療師需要走進病人的心靈里引導他們走出來,看到自己的障礙,憑借病人自身的力量進行療愈和修復。在這種接觸中,治療師會是和病人走的最近的人,也可以說,患者的心靈成長同時也是醫(yī)生的心靈成長。
看到,才能解決;解決,才能療愈;而這一切,都是心靈成長的路。
和諧的人際關系--愛的生長之地。
創(chuàng)傷。創(chuàng)傷意味著個體與生活脈絡產生斷裂,喪失了控制感與確定感,感受到自己與周遭的聯(lián)系被切斷,也可以說是個人對生活基本信念的崩解碎裂。當然,這是創(chuàng)傷后的某一種定義,是什么引起的,因人而異。在心理學里,這種嚴重傷害也是很難被界定的,但,創(chuàng)傷是次機會,卻是毫無疑問的。
心靈注定在創(chuàng)傷中清醒,多么點醒人心的一句話。心理學上可以確認的事實能說明很多問題。在成年后有心理疾病或者障礙的人97%在童年遭受過創(chuàng)傷或虐待。
童年,一個多莫美麗和遙遠的故事。那時候的心靈,稚嫩而充滿活力,并且沒有任何能力抵御傷害。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創(chuàng)傷或者虐待的體驗可想而知對一個人的沖擊力和影響會有多莫的深遠。他會遠遠高于成年后的打擊帶來的傷害,甚至讓人一生都無法再站起來做一個人。請愛護我們的孩子,也是人類共同的呼聲。
在一個人的成長中,難免會有心靈的創(chuàng)傷。但這并不是全部,就像上文說得一樣,面對他,了解他,才能得到成長。一個不在疾病中的人,是無法了解正常的生活著會是多么幸福地一件事情,這種心靈的傷害,正是認識自己的一個機會。
治療,也就是個慢慢提高愛的能力的過程,以有心理疾病的人的心靈結構形成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愛是個關鍵因素,和諧的人際關系,其實也只有一個目的,讓受傷的人再次感覺到人間的愛和溫暖,那末所有的創(chuàng)傷都會慢慢的回復,讓人的心靈成長豐富起來。
其實,在治療里,當受傷的人恐懼什么,不敢去體驗的時候,治療師會陪著他們一起去體驗,如果有人愿意分享和分擔你的痛苦,那就不會有心理疾病,不會恐懼;如果我們愿意給別人一個安全地場所,一個溝通,一份愛,讓愛在心里生長,當溫暖的愛像光明照耀著你的心的時候,還有什么會讓你害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