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寶天貓的字典里淡化了“成交”的概念,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轉化率”,電商人說來說去都是轉化率,以至于把轉化率奉為一個技術詞匯,把網上生意做成了學術問題。
所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本質就是滿足消費者的買點。買點是已經存在一種需求,是消費者對一個產品常識性的認知,不帶有任何后天被加工過的痕跡,是對產品最簡單的理解。
而賣點是產品生產者為了讓消費者接受其產品,需要用強勁的吸引力去改變消費者已經存在的簡單認知,接受新的產品概念,從而把購買轉向賣家所給的產品,通常說就是把賣點置換掉原有的買點,讓消費都產生新的買點。這樣,賣家就達到了銷售的目的,而且把別人的市場擠兌小了,把自己的市場份額逐漸做大了。
因此,做網上生意似乎就是看你能否用自己的賣點植入消費者的心智,把消費者原有對產品的認知,改變成現(xiàn)在你灌輸給他的認知,遂讓其成功購買你的產品,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你在銷售產品之前,就要把自己的賣點提煉好,并念上去聽聽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這些賣點是否能打消掉消費者心智里的原有買點。現(xiàn)在,我們似乎能感覺到,做網上生意就是看賣點能否轉換成新的買點,這一點做到了,你的網上生意就好做了,成交多了,成交率也提高了,當然電商人經常在嘴里說的那個轉化率也就高了。
所以,買點和賣點,是決定網上生意成交的最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