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智,范一智講師,范一智聯(lián)系方式,范一智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著名TTT培訓師、課程設計與開發(fā)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范一智:培訓師的十二種境界
2016-01-20 48078
  色、聲、香、味、觸、法,被稱為“六塵”?!傲鶋m”基本上概括了我們所見到的外部世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花花世界。當“六塵”作用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會產(chǎn)生種種感受,人們并對此感受作出不同的反應,佛學上把這種意識活動之中的主觀感受稱為“境界”。所謂“境界”,就是指心靈超越所達到的一種境地,或者叫“心境”,其特點是內外合一、主客合一、天人合一。每個職業(yè)都可以有各自的境界,而每一個人也可以有自己所追求的境界。 不同的培訓師對于人生、對于培訓師這種職業(yè)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培訓師的境界,職業(yè)的境界,便有了分別。培訓師境界的不同,是由于對人生、對職業(yè)的認識的互異。十多年前,培訓師在中國還是鳳毛麟角,而如今培訓師滿天飛,誰都認為自己很資深,可真正優(yōu)秀的培訓師究竟又有多少呢? 作為職業(yè)培訓師的我,總結多年培訓師的經(jīng)歷,也曾經(jīng)親自聆聽過幾百名培訓師的課程,以及觀察和審視了逾千名培訓師,我把各種不同的培訓師所屬的境界做了詳細的研究,大致分一下,培訓師的境界不外乎十二種。 第一境界:不學無術,害人不淺(害人型)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不學無術,坑蒙欺騙,講的內容要么偏激,要么未能得到驗證,要么把自己偶然性的成功當成一種經(jīng)驗,可以說講的內容很多都是偏激的或者錯誤的,這樣的培訓師不僅不能幫人成功,反倒會把人引入歧途。 第二境界:一心賺錢,胡講瞎講(錢迷型)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一心賺錢,什么課都敢講,不顧道義,能賺錢就行。培訓界就有這樣的培訓師,不管什么培訓,無所不能,給錢就行。這樣的老師,只是糊弄學員,不過,要比第一種要好些,畢竟沒有用錯誤的內容把人帶入歧途。 第三境界:肚里無貨,照本宣科(糊弄型)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肚里根本無貨,只能照本宣科。有些培訓講師基本上是對著講義,把講義一字不漏地全部讀出來。曾經(jīng)見過一名還算是比較資深的講師,其講課風格簡直讓人笑掉大牙,培訓開始,就是對著電腦讀講義的開始。 第四境界:含混晦澀,不知所云(枯燥型)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肚里有點貨,但不注重講課方式,不善表達,非常枯燥,很容易引人入睡!這類講師,不懂得學習優(yōu)秀培訓師的技巧和方法,常常把一些輕松、愉快的培訓,搞得死氣沉沉,講得極端乏味,聽者極其痛苦。 第五境界:熱烈非凡,空洞無物(務虛型)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特別注重培訓技巧,往往具有非常不錯的演講能力,尤其擅長渲染極其熱烈的場面,狂熱舞蹈、激情互動游戲、歇斯底里喊叫、搞笑故事、成人笑話、金錢刺激、夸張造型、勵志宣言等等,這樣的培訓往往是聽的時候精彩,之后基本沒有什么收獲。 第六境界:缺乏實踐,紙上談兵(空談型)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沒有實踐經(jīng)歷,空有一些理論,常常云山霧罩,故弄玄虛,只能夠紙上談兵。這類型的講師,實際上自己阻擋了自己的發(fā)展。培訓不同于教育,教育偏重理論化,培訓偏重實效性。那些空有理論的培訓師,最好能夠深入實踐,好好去揣摩揣摩。 第七境界:怙名釣譽,名不副實(炒作性)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所謂的“名氣”很大,擁有各種非常耀眼的頭銜,不過炒作成分居多,根本就是名不副實。目前在市場中,這類型講師還很多,他們熱衷于頭銜,熱衷于各項評獎。我也曾經(jīng)聽過一些“天價”講師的講課,簡直是讓人感到貽笑大方。聽這些“天價”培訓師的講課,往往虛吹其過去成功的輝煌經(jīng)歷就會長達幾個小時。 在中國就是這樣,徒有虛名的人太多了!培訓講師在中國成千上萬,很多優(yōu)秀的講師腳踏實地的講學,而有些熱衷于炒作,熱衷于參加各種競選排名活動。實際上,真正的優(yōu)秀培訓師,應該不屑于那些沒有什么底蘊的市場炒作行為。 第八境界:如雷貫耳,停步不前(過去型)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曾經(jīng)確實非常不錯,不過,自打出名之后就不求上進了。既不深入需求分析,講授內容也沒有更新突破,常常喜歡憂國憂民,講一些讓人熱血沸騰的大道理。目前培訓市場中有些資深的培訓師往往容易進入這種境界。在各種閃亮的光環(huán)之下,迷失自我,自我陶醉,不再追求進步了。 有些培訓師仗著自己資格老、行內聲望高而不思進取,憑老本兒吃飯。比如,七、八年前曾經(jīng)聽過某一位著名講師的課,現(xiàn)在再去聽,基本上還是原來的那些內容,這些所謂的大腕,可以說,純屬是在背課而非講課!他們的講課,甚至連在課堂上所舉的案例和鼓掌的時間基本上都差不多。更可笑的是,有些老師居然是講管理創(chuàng)新、營銷創(chuàng)新或者其他創(chuàng)新之類,可他自己哪里有什么創(chuàng)新啊? 第九境界:腳踏實地,恪守師德(稱職型)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為人師表,注重師德,能夠腳踏實地,恪守本分,屬于稱職的培訓師。 這種類型的講師,虛心好學,不斷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腳踏實地,追求務實,專注于自身領域,認真對待每一次培訓,嚴格地恪守培訓師應有的職業(yè)道德。 第十境界:真才實學,注重實效(實效型)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一方面有較深的理論功底,同時也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能夠真正傳道授惑,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注解決實際問題,能夠給學員帶來實效。 這類型的培訓師能夠謙遜地、認真地深入實際,認真分析每一次培訓需求,根據(jù)學員的不同特點,開發(fā)并提供非常有針對性地培訓課程,能夠真正地解決組織的實際問題。 第十一境界:戒驕戒躁,超越自我(優(yōu)秀型) 這種類型的培訓師,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腳踏實地,戒驕戒躁。他們不求虛名,不過分貪圖功利,專注于提高個人修為,專注于提升培訓效果。 這類型培訓師,能高瞻遠矚,認清前人走過的路,總結前人的經(jīng)驗,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對待培訓和治學,不斷超越自我,不斷追求進步。 第十二境界:庖丁解牛,至臻化境(卓越型) 這是培訓師的最高境界,道之境界。這類型培訓師,他們苦苦追求,不斷探索,達到一朝頓悟,發(fā)前人未發(fā)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做出突破性與獨創(chuàng)性的貢獻。以務實的精神、創(chuàng)新的精神對待培訓和治學,可以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在目前 “物欲橫流”的世俗世界中,很多本來還可以成為這種“卓越型”的培訓師,已經(jīng)開始追求虛名,開始熱衷于功名利祿,所以很難再見到能達到這一境界的培訓師了。 中國的禪宗認為成佛需要經(jīng)過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這是尋找禪的本體而不得的階段。尋禪不得,舉目所見無非客觀對象。培訓師十二種境界中,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境界,屬于成佛的第一種境界!中國的培訓行業(yè)由于長期不夠規(guī)范,從業(yè)標準過低,導致大量的培訓師僅僅停留在這個境界。 第二種境界:“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是追求真理,似已悟道而但并非完全悟道的階段,但他們在致力于悟道。水正流、花正開,只有靜下心來諦聽凝視才可以感覺到,觀者正可以藉此境以悟心。培訓師十二種境界中,第八、九、十、十一境界,基本屬于成佛的第二種境界!這個境界中的培訓師,當屬于培訓市場中的中流砥柱,是他們引導著培訓市場規(guī)范發(fā)展。 第三種境界:“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是描寫悟到了瞬間即是永恒,剎那成終古的心態(tài)。喻示時空被勘破,禪者于剎那間頓悟。培訓師十二種境界中,第十二境界,屬于成佛的第三種境界!在過去,中國有一些大師,他們才能夠到達這種境界,不過,現(xiàn)在中國的培訓市場,還幾乎沒有這種真正的大師。 總結起來講,我們了解了培訓師境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究竟有哪些境界,才能夠更加主動地去安排自己的人生追求。培訓師追求的人生意義各不相同,那么成為培訓師所追求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培訓師境界由低級到高級,可以劃分為這十二種境界。你愿意追求或者喜歡哪一種境界的培訓師呢?任何培訓師都可以普通,但不可以害人,更不可以誤人。作為培訓師,一定要肩負自己的責任。 人生如登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培訓師肩負著推動各個組織的技術或者管理進步的任務。要做好培訓師,就應該追求做高層次的培訓師——為人之師;同時,要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道德境界或人類境界;并且,要追求更高的治學境界——真正的名師或大師。優(yōu)秀的培訓師一定要致力于中國組織的進步,一定要致力于培訓學員的進步,一定要關注并致力于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的騰飛!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www.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