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日又是一次STT的公開課,不過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余建中老師帶領我的數(shù)位同學親臨課程現(xiàn)場觀摩。就在大約一個多月前的一次活動中,我在活動之后向另一位培訓師討教,可惜收獲的答案是:“培訓師只能互相捧,不能提意見的?!边@讓我心里泛起一絲涼意,分享與共享的態(tài)度是一個培訓師的立身之本,如果培訓師都變成這樣的封閉,如何能言傳身教讓別人去積極分享呢?
不過學習的途徑從來就不缺乏,一個培訓師只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不斷的優(yōu)化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當你身處在一個專業(yè)扎實、具有分享精神的團隊之中時,你的創(chuàng)新能力當然會遠超過那些僅依靠個人點滴經驗,而且敝帚自珍的培訓師。很幸運,我身處的天堂鳥講師團隊就是這樣一個專業(yè)的研究團體。
對于STT的價值,我有充分的信心,因此在兩天的公開課當中,我的同學們一定大有收獲,這也是在STT以績效為核心的觀念保障下的必然結果。不過到了第三天,天堂鳥第四次研討的時候,大有收獲的人又變成了我,真是典型的教學相長啊:)
在余建中老師的引導下,我們將STT的核心理念與感受性訓練思路進行了融合,總結出從具體問題到工具到成效檢驗的一整套咨詢流程,在超過60年歷史的培訓師訓練研究體系的支持下,工具的嚴謹性獲得了充分的保障。這套融合了團隊智慧的工具需要有個響亮的名字,所以我們以“天堂鳥”為它命名。2009年的STT將成為一套覆蓋企業(yè)內訓師、商業(yè)培訓師和內部/商業(yè)咨詢顧問三個層面的訓練體系,新課程的實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加入了大量被反復使用和驗證是有效的內容和工具,其中當然也包括天堂鳥咨詢方法的應用和展示,在2009版STT的兩天時間內速成的內部培訓師比以往實力更強,培訓效果更佳。對于市場而言,這也是一個值得企業(yè)期待的顛覆性培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