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篇
俗話說“千金易得美玉難求”,翡翠作為當之無愧的美玉吸引了無數(shù)愛玉之人,但是一般的消費者也因為對翡翠的知識缺乏了解而不敢購買自己中意的翡翠產(chǎn)品,一些不良商人也籍此哄抬翡翠的價格,造成翡翠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實際上,翡翠的價值是有據(jù)可依的,先從種水等級劃分入手。
種(共4級)
種指的是翡翠的質地,也是對一件翡翠產(chǎn)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場上的所講的老種、新種、玻璃種、冰種、蛋清種、豆種、油青種、藍花、藍水、晴水等等都是習慣上的商業(yè)名稱, 但是由于這些商業(yè)名稱在標準上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所以并不能把它作為我們的分級標準。
事實上,翡翠的結晶體顆粒大小和這些顆粒的交結關系是決定翡翠商業(yè)品種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級標準:
級別 劃分標準
1級 結構細膩致密,10倍放大鏡下不見礦物顆粒及復合的原生裂隙,粒徑小于0.1mm
2級 結構致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極少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0.1~1mm
3級 結構不夠致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局部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1~3mm
4級 結構疏松,粒徑大小懸殊, 粒徑在3mm以上
水(共5級)
“水”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澀、呆板,給人以干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級別 透明度 陽光透進度 常見商業(yè)品種
1級 透明 10mm以上 純凈無色老種玻璃地
2級 較透明 6~10mm 少量老種玻璃地特級品
3級 半透明 3~6mm 老種玻璃地、冰種特級品
4級 微透明 1~3mm 色濃者、粒粗者、新老種
5級 不透明 陽光透不進 色濃、底差、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