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濤,張洪濤講師,張洪濤聯(lián)系方式,張洪濤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5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張洪濤:考核的關鍵點
2016-01-20 66423
一. 考核的起點 1.所有的要求和變革都是從上至下的,約定考核也一定要從上至下,我欣喜地看到公司走到了這一步; 2.公司約定考核的指標也要從上至下,也就是說公司的要求全部要下到總經(jīng)理處,總經(jīng)理再與其他主管總監(jiān)約定各項指標,如果公司覺得總經(jīng)理單獨做這項工作目前還不是很成熟,公司可以與總經(jīng)理一起約定其他主管總監(jiān)的指標,要以總經(jīng)理為主,公司起輔助作用,公司直接約定市場/生產/生產輔助系統(tǒng)是不合適的。因為約定的順序要與架構的順序是一致的,老板只約定直接向你負責的這個崗位。這樣壓力的傳導比較直接,而且會一級一級傳遞下去。 3.從上至下,這是考核的起點和基礎,整個考核能否做好關鍵就在這里,這里做不好,下面是沒有意義的。 二. 公司要啥老板非常清楚,結合自己的管理習慣,清楚地向直接下級傳遞要求,可以依靠人力資源部或咨詢公司來完善考核體系。 三. 公司要求的事項一定要事先制定出績效關聯(lián)圖,這樣才能知道公司要的結果與哪些環(huán)節(jié)相關,才能便于目標分解和相互的支撐,避免互相推諉或鎖定不到責任部門。 四. 公司下達了明確的要求,總經(jīng)理一定要起草如何達成目標的計劃,作用如下: 1.總經(jīng)理在起草的過程中可以檢驗目標是否能達成,是否合理? 2.計劃是公司檢查和管控的依據(jù),目標是沒法檢查的,只有過程才能檢查。計劃可以保證一個周期之內行為的穩(wěn)定性,不會左右搖擺,大家會自主工作,而不是僅等著公司的指令。 3.要想發(fā)揮下屬的積極性,就要公司提要求,責任人報計劃,公司檢查。如果公司今天這樣要求,明天那樣要求,誰跟的快,誰就好,這對公司是不利的。 4.公司一直提倡“提出目標/關注過程/優(yōu)化目標”三段論管理思想,以上這點就正好符合其中的第二點。 五. 光要結果肯定是不行的。 1.過程和計劃是我們的薄弱項,公司提出《關注過程》的這個指導思想,無論在公司的管理習慣上還是片材的管理上,要落到實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公司希望事情簡單,能簡單的當然可以簡單,但是不能簡單的一定不能簡單。要不我們就不提倡三段論,提倡了就要從上至下落實。這反映出我們說的東西缺乏可落實的行為,說的多,落實的少,時間一長公司說的大家就都不當回事兒了。 3.過程指標包括:一是對完成結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約定,二是配合其他部門環(huán)節(jié)的約定。過程實際上是方法,方法改變了,結果才能改變。 六. 對高層一定要做評價,評價包括兩種方式: 1.周期性的述職; 2.通過異常分析會,檢查日常工作的運作質量。異常分析會的目的是檢查正常的運作系統(tǒng)是否及時處理異常以及處理的質量,而不是在會上布置要處理,怎么處理。 3.評價是公司的弱項,一說評價,就頭疼,不知道怎么評價,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只評價人而不評價事。評價其實很簡單,只要按約定事項,進行檢查,用結果與標準的差別來評價即可。 4.只用結果和錢掛勾,是不夠的,評價的力量遠遠超過錢的作用。如果只考量結果,當結果不理想總會有很多理由,而一些理由是現(xiàn)實存在的,我們沒辦法不認。當我們不考量過程,結果又不如意時,看到大家付出了很多辛苦,我們很難下得去手,所以只考量結果的作用也被弱化了。 5.掌握了過程就掌握了結果,只要檢查約定的計劃是否正常進行,結果就出來了,除非當初約定的計劃達不成這樣的結果。 七. 考核不等于管理的全部,管理的習慣不發(fā)生改變,而寄希望于考核來解決管理問題,是不可能的。 1.考核是管理的工具,是將管理精細化的過程,前提是基礎的管理習慣要有,即:約定目標,制定計劃,收集信息,進行檢查,進行評價,實施改善。 2.如果公司對總經(jīng)理要進行考量,公司收集信息或檢查的方式?jīng)]進行規(guī)劃,實際上對總經(jīng)理的評價就不可能客觀細致,他也不會養(yǎng)成對下屬用數(shù)據(jù)說話的這個習慣。 3.項目完成率的考核如果應用的不好,那么改善根本沒辦法保證。 考核是管理提升的一個過程,如果我們不知道要提升啥,也不想去提升,還是用原來的思路,那公司提倡的東西就沒辦法向下落實。 一旦要求高了一些,下屬就不愿意學不愿意用,公司也就認了這種現(xiàn)狀,提升也就無從談起。 任何改善與提升的方法都要結合實際,同時也沒有只站在原地就行的方法,改善是個長期的過程,是要付出風險與代價的,這中間的平衡是要公司把握的,正如改善亦應從公司開始一樣!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www.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