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談上海的“就近入學”
華平生
上周,兒時安徽的伙伴姚同學又從蘭州打電話過來了,因為朋友孩子戶口在閔行,想找一個好一點的初中,因為上海的就近入學政策,我向他推薦了三所學校: 1、上海市長寧區(qū)金鐘路350號上海市西延安中學(比較熟)2、上海市閔行區(qū)寶南路88號上海市民辦上寶中學3、上海市閔行區(qū)農南路66號文來初中 供他參考。希望他盡快飛機到上海考察后決定?;叵肴ツ甑乃脑路荩畠河變簣@畢業(yè),她媽媽給她報名參加了上海外國語小學(閔行校區(qū))的面試,平日膽小、文靜、內秀的女兒,竟然在面試的時候發(fā)揮得非常出色,結果面試語文、數學、外語成績都是“A+”,我真是有點受寵若驚。啊!終于有了電腦搖號的資格了。接下來就是等著電腦搖號了,就是碰運氣。記得那個周末,據說別的家長都等在校門外,家長人山人海,等著電腦搖號結果。我想,沒那么好的運氣吧。干脆不去!下午快五點了,家里的電話響了:“你是華畫畫的家長嗎?所有電腦搖號的家長都領回去了入學通知,你怎么回事?放棄資格嗎?”一種盛氣凌人的口氣。我心里“咯噔”一下,“我沒有時間!我馬上要出差,等我回來吧!謝謝!”我是真的要出差?。 拔覐膩頉]有碰見過你這種家長,反正你們明天下午之前不來交費、領入學通知,我們就不保管了?!薄皳裥I迸c高收費現象在上海至今依然存在,其“生命力”還頗為旺盛。且呈愈演愈烈之勢。女兒每年就是學費進卡里就是1萬。還不包括每月的校車費200,午餐費每日6.5,各個集結的校服費等等。
這叫就近入學嗎?
我思考:1、“就近入學”的政策執(zhí)行有沒有前提條件?
2、應當“就近入學”是否等于必須“就近入學”?
3、“就近入學”是指政府的責任還是家長的義務?
4、為何在教育質量整體提高的同時,為爭奪教育資源而展開的擇校競爭愈演愈烈?我對就近入學的理解: 理解一、
此項規(guī)定是對政府的義務規(guī)定,學生和家長沒有就近入學的義務。
理解二、
此項規(guī)定是政府對公民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得選擇學校的義務性規(guī)定。所以,我建議:
1、政府有政府的難處。我是理解的。但是政府加大投入、加強管理,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縮短學校之間由于投入不足產生的差異。
2、承認學校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引導學校揚長補短,形成特色,服務不同類型學生的入學需求。
3、對口入學托底,承認擇校是家長選擇的權利。
4、以教育市場為導向,優(yōu)勝劣汰,適時調整布局。 5、民辦學校要更加活躍。6、私人辦學要和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