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就要來了,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可以放松的機會。但是家長不免要擔憂了,孩子這幾天要是瘋狂的玩,等到假期結束孩子收心得好長時間,作為家長就難免要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那么怎么安排才能讓孩子在十一長假里面既玩的好又學的好呢?
仍然要保持有規(guī)律的生活
如果十一期間不準備出游,孩子的生活也要保持上學時的規(guī)律,不要讓孩子瘋玩,特別要避免晚睡晚起的情況出現。避免出現長假之后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不適應的狀況。
但是有規(guī)律的生活,不等于讓孩子整天都在學習,或者是給孩子報上作文班、奧數班、英語班等各種補習班,弄得孩子們比上學還要累。而應該采用"細水長流"的方式,讓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和書本、作業(yè)見面,每天都有一段思考的時間。
此外,學習時間最好安排在上午,每個學習時段可在30分鐘左右,中間適當休息。這樣孩子的學習思維不致于太單一,學習的緊張度也比較寬松。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家長會鼓勵孩子突擊完成作業(yè)然后瘋玩,可"突擊"不但保證不了作業(yè)質量,而且作業(yè)完成后連著幾天不接觸課本,回到課堂后,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和智力狀態(tài)都難以馬上適應,進而出現昏昏欲睡、開小差等現象。長假期間,家長可以有意識地指導孩子適當延長讀書時間,或者限定孩子在這幾天內讀完一本書,再以多種形式與孩子進行讀書交流。
除了書本學習,在假期中,只要條件允許,家長都應該抽出時間帶孩子參觀博物館或藝術館、圖書館,或者是帶孩子看一場電影,既可以當作一種休閑娛樂方式,也可以讓孩子增長見識。對需要走親訪友的家庭來說,不要覺得帶孩子去是一種負擔,其實,走親訪友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種親情教育,還能讓孩子學會人際交往的能力。
借出游開拓孩子的視野,鍛煉孩子的能力
如果家庭準備十一出游,那么在出游的過程中就不要擔心孩子的學習。要知道,旅游也是一種學習,出去游玩,見識名山大川,領略城市風貌,學學自然知識也是一種經歷。過一個愉快、輕松的假期會讓學生感到身心放松,這對學生再開學的學習也是有利的。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討論假期游玩計劃,并且在旅游的過程中試著讓孩子更多的參與計劃的實施,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事先安排計劃的習慣,鍛煉孩子統籌安排、貫徹執(zhí)行的能力,同時也是很好的親子溝通的機會。
此外,家長還可以向孩子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旅游之后要寫一篇字數不少于多少的游記,或者要孩子帶回一件比較有意義或有想象力的旅游紀念品等等,讓孩子學會觀察周圍的生活,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美的能力。
家長要注意的是,在外出旅游的時候也要盡量保持規(guī)律的生活,讓孩子至少保持早睡早起。這樣對他們返校后迅速適應學校的生活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