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年度
經濟增長目標定在7%左右。對此,中國國際
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經濟學家鄭新立接受采訪時表示,實現這一目標對宏觀調控提出較高要求,無論是去年的中央
經濟會議,還是“四個全面”,都表明穩(wěn)增長是今年的首要工作。
“中央提出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其深意在于,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寬松適度,不是要緊一點,而是要松一點。”鄭新立說,貨幣政策上,要采取降息和降準等,財政政策要積極一點,發(fā)行一點國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配合起來,來支持穩(wěn)增長。
鄭新立認為,不能新常態(tài)當成一個框,
經濟發(fā)展中一些長期的、體制性的問題不能說成是新常態(tài)。
“我不贊成三種看法,不贊成把
經濟下行看成新常態(tài),不贊成把需求不足看成是新常態(tài),不贊成把通貨緊縮看成是新常態(tài)。” 鄭新立說,當前PPI已經三年多往下走,已經下降為負數,CPI一度下降到1%以下,這說明通貨緊縮已經是現實存在,因此要采取有效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穩(wěn)增長。
鄭新立同時認為,調結構是實現穩(wěn)增長的一個手段,但調結構、轉方式不能急于求成,“現在有人希望調結構轉方式三五年就能夠見到成效,這是不可能的,調結構和轉方式是一個歷史任務,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短期來看,需要解決需求不足的矛盾,通過擴大內需,來增強
經濟發(fā)展的拉動力?!?br /> 鄭新立認為,“四個全面”的核心,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
經濟還是今年工作的核心,要實現穩(wěn)增長、激發(fā)
經濟的活力,要靠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
他表示,去年我國人均GDP超過7000美元,美國已經5萬美元了,“為什么我國人均GDP才7000美元就看不到
經濟增長的潛力在哪里了?主要是改革束縛了、體制阻礙了
生產力的發(fā)展,需要通過深化改革釋放增長潛力,從而實現穩(wěn)增長和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编嵭铝⒄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