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城邦集團的一位經理向副董事長何飛鵬抱怨:他的團隊中缺乏能干的戰(zhàn)將。何飛鵬告訴他,要有計劃網羅態(tài)度積極、能力較強的人進來。這位經理領命,很快招聘了兩位有潛力的新人。但是過了不多久,這些大家十分看好的新人卻相繼離職。
為了查明原因,何飛鵬私下約談了離職的人。他們告訴何飛鵬,這位經理是很能干,但就是個性穩(wěn)健保守,無法接受一些比較積極的人的攻擊性行為,他們努力地提了許多建議,都被否全然決,搞得大家十分沮喪。
“是嗎?”何飛鵬又追問他們提了哪些建議,發(fā)現(xiàn)其中不乏極具創(chuàng)意的做法,也值得一試,只不過太新了,推動起來要有相當?shù)哪懽R。因此,這位性格保守的經理當然不敢隨便嘗試。經過一番溝通,何飛鵬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不難看出,這位經理性格沉穩(wěn),因此帶出了一群循規(guī)蹈矩的員工。雖然經理自己也覺得團隊破壞性不足、創(chuàng)意不足,也想改善,無奈引進了有創(chuàng)新力的新員工,又與他穩(wěn)健保守的個性不合,這些有攻擊力的新人當然有志難伸、留不下來。
說得簡單點,這位經理只會用和自己DNA相同的人,不敢用和自己個性、特質不一樣的員工,以致于整個團隊很難成長突破。因此,他就只能原地踏步,創(chuàng)造不了更大的價值。這就是這位經理成長中必然會遇到的障礙,要想突破,必須學會使用和自己不一樣的人。
送走離職員工,何飛鵬想到了當年的自己。那時正值創(chuàng)業(yè)初期,他不自覺地用了許多和自己性格脾氣相像的人,打造了一個相當團結高效的團隊??墒请S著公司業(yè)務的發(fā)展,他們遇到了瓶頸,特別是對新生事物整個團隊都不懂。而且,面臨變化,整個團隊的想法都相像,很難有變革創(chuàng)新。
當何飛鵬覺察到問題的嚴重性后,開始嘗試引進新人。可是在工作過程中,他又用同樣的慣性思維,拒絕團隊的改變。但慶幸的是,他最終清醒過來,警告自己,思想上要容許異端,組織中一定要刻意保護異類,對那些背景、個性與自己不一樣的人,不僅要容忍、接納,還要向他們學習,并盡一切可能讓這些人留下來,這樣才有機會讓組織發(fā)生突變,實現(xiàn)突破。
的確,適者生存,留下第一個不一樣的種子最困難,因為不只是經理,整個團隊也會視他們?yōu)楫愵?,雖然不刻意排擠,但這些不一樣的人才一定會覺得自己進錯了公司,到了一個不適合的環(huán)境。此時,經理的態(tài)度最重要,一定要明確態(tài)度,對新人、新觀念、新想法要勇敢接納,向大家展示團隊引入新基因的決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何飛鵬深有感觸地說:“只要進了第一個不一樣的種子,組織就會產生質變,晉用第二個不一樣的人就容易多了,之后也就會有更多不一樣的人才加入,讓團隊變成一個多元的團隊?!?/span>
當領導學會使用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之后,自己和組織的格局就變了。不僅自己的領導能力增強,還帶活了整個團隊。天下絕不缺少可造之才,無不可用之人。要善用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巧用和自己有嫌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