訣竅一:記憶項目采購管理四個過程的方法:設想項目中要采購某一產品,那要完成本次采購,從頭到尾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是:首先是要有一個計劃作為采購管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對應的過程是:規(guī)劃采購管理);接著要找到合格的供應商(對應的過程是:實施采購);在供應商開發(fā)和提供貨品的過程中,采購方需要跟蹤和監(jiān)督供應商的工作過程和可交付成果(對應的過程是:控制采購),采購方和供應商就本次采購履約完畢后需要進行采購工作總結(對應的過程是:結束采購)。
訣竅二:在三類合同中,由買方承擔最大成本風險的是成本補償合同(中的成本加固定費用合同),由買方承擔中等成本風險的是工料合同,由買方承擔最小成本風險的是總價合同(中的固定總價合同);對賣方來說,剛好相反。
訣竅三:買方對合同工作內容增加的關心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工料合同、成本加固定費用合同、成本價激勵費用合同、成本加獎勵費用合同、總價合同;對賣方來說,剛好相反。
訣竅四:采購文件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招標文件,由買方提供;建議書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投標文件,由賣方提供。
訣竅五:“報告績效”僅是管理溝通過程和控制采購過程的工具與技術。
訣竅六:《PMBOK指南》中有三大“審計”工具,分別是質量審計、風險審計和采購審計;質量審計是實施質量保證過程的工具與技術(它是執(zhí)行過程組的工具與技術),風險審計是控制風險過程的工具與技術(它是監(jiān)控過程組的工具與技術),采購審計是結束采購過程的工具與技術(它是收尾過程組的工具與技術)。
-----------掃描以下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