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題在探討身心靈之間的關系,人們如何運用意念創(chuàng)造外在的實相,最后討論如何運用正向的意念改變外在的實相,并進而創(chuàng)造身心靈的桃花源。主題很簡單,許醫(yī)師深入淺出的演講串連了許多以往所讀過的觀念,好像在作總復習一樣,除了融會貫通之外,性靈上也多了一些體會。
首先有幾位癌友分享賽斯心法對他們的影響,然后許醫(yī)師以此為引子,點出一個主題─即我們時常讓心處于荒亂當中。人們常急著去追求外在的實相,而忽略了"愛自己"的這個重點。例如媽媽時常把自己放在次要的地位,認為以家庭為重才是一位好媽媽的表現,或者認為孩子要乖巧聽話才算是教出一個好孩子,盡了為人母的責任,正因如此,媽媽時常活在家人理所當然的期待當中,忽視了自己內在的需求,如果個人不先愛自己,那么家人也不會認真的重視媽媽所付出的辛勞,日積月累的結果,雖是無怨無悔的付出,但也常使媽媽累出一身病來。
另外,又例如現代人追求職場上的成就感,負荷過大的結果,也讓自己累出一身病來。到底,人要如何安住當下呢?許醫(yī)師認為靜坐有助于讓心安住,靜坐的好處在于使心暫時沉靜下來,待有了方向感之后再繼續(xù)前進會比較沉穩(wěn)。
負面情緒對人體的影響
人常?;钤诳謶趾秃ε碌那榫w里,這些負向的情緒常影響著人們的意識心,但大部份的人卻不曾去作這樣的覺察,或者因為無法面對那個赤裸裸的自己而害怕去作這樣的覺察,或者,雖然有這樣的覺察,卻無法透過某種途徑去抒解它,排除它。心持續(xù)不安的結果,使許多現代人產生焦慮癥、恐慌癥,美其名為文明病,其實也是內在對外在實相的一種投射,許醫(yī)師建議大家,每天花三分鐘回溯一天所發(fā)生的事,試著找出心慌亂的原因,學習去化解內心的不安
許醫(yī)師提出一個譬喻,我覺得形容得還真恰當。他說,人類在發(fā)展自我意識的同時,也產出很多圾垃,
由此可見,身體與心里是連結在一起的,身體便是情緒的收納中心,你的內心顯現在你的身體,而我們的情緒常常沒有經過整理就收納進身體里。許醫(yī)師提出三個根本的信念,一、人生來便是健康的;二、人人具有自我治療的能力;三、身體就是內心的顯現。"轉念"便是化解負面情緒的方法,使身心能同時進步,健康。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么做,可以試著與你的身體器官對話,了解內臟的情緒語言。許醫(yī)師舉一位癌友為例,這位先生老是覺得孩子表現不如預期,因此時常責罵孩子。有一天他突然理解到,責罵孩子就等于是在罵自己,因為孩子是遺傳自父親的基因,每次罵完孩子之后,心里居然是更加難過,原來是這種自責的情緒深深影響著他的內在。雖然現代醫(yī)學發(fā)達,但是醫(yī)學無法導引你認識:你是誰?但是你可以透過靜心、內觀及覺察來逐漸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是使用了何種信念來建構你的身體語言及外在實相,你可以藉此發(fā)現自我意識如何造成肉體上的沖突。當一個人的內心充滿不平衡時,內在便有多股力量在互相拉扯。此時的你不彷靜下心來,什么事都不要做,由你的"靈"來引導你。
如何引導身心安定
如何導引自我意識來觀你的內心?如何安心自在地看著你的內心?這牽涉到自我核心信念的確認。許多人其實是不敢往內心看的,因為看了也不知該怎么辦?無法面對。但許醫(yī)師認為你得勇敢堅強地一直"觀"下去,直到內心感到自在為止。當你愈能覺察自我的內在,那么對于他人的內在,也能同時有更深的了解及同理心。自我意識能藉由改變內在世界而使身體恢復健康的狀態(tài),端視你如何調整內在信念。若內在的能量發(fā)動,也就意謂著點燃了內在的自我療愈力。
覺察、內在成長與療愈是三合一的過程。總有一天,你不需要透過現代醫(yī)學來了解自己的身體,你可以透過與身體的直接對話來了解身體。
創(chuàng)造身心靈桃花源
人們往往不相信自己可以在世界上創(chuàng)造奇跡。人們通常被太多的恐懼、不安全感及對自己的不信任感給框架住,過于陷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我們不了解自我的靈魂本質,我們帶著創(chuàng)造力與神性來地球出差、旅游、考察兼學習,我們是正在實習的未來神,如果你覺得身體不好,煩惱不斷,那么你就應該思考,接下來的日子你要怎么過?每個人都是站在自己獨一無二的舞臺上,每一個人都是生命實相的創(chuàng)造者,到底你是誰?你是一位妻子、媽媽、員工,還有呢?你如何找到自我創(chuàng)造實相的力量?你應該相信你能,并且開始站在舞臺上賣力演出,你想成為人間獨一無二的,最偉大的演員?還是成為一個被命運、八字玩弄的小角色?
改變、轉化心情便是改變命運,創(chuàng)造實相的開始。我們的意念,心力是最強大的
最后許醫(yī)師作出一個小結,內心即是身體,給予內心正面的心念,便能恢復、提升身體器官的功能,身心合一使我們能更加正面地朝生命目標邁進。
后記
演講的尾聲,有一位聽眾提出兩個問題,我覺得這些問題很有趣,記錄下來與各位分享。問題一,有關六道輪回的概念。問題二、有關做錯事之后的覺察,是否來自于負面的情緒(后悔)。
許醫(yī)師針對第一個問題,以賽斯心法的觀念來看,宇宙的本質是愛與關懷,沒有所謂的"懲罰"觀念。因為靈魂意識的緣故,每個靈魂選擇了不同的學習路徑。也就是說,靈魂走人類的路,直到他學會人類的功課為止。而鳥類則在鳥類的靈魂之間輪回,例如麻雀變鳳凰。
第二個問題,許醫(yī)師的見解是,覺察的本質是什么?我們在覺察時應該拿掉個人的分別心與批判心,全然地接納自己與寬容他人。后悔的覺察是一種自責的心態(tài),而覺察的目的不在此,覺察的目的在于從事件中產生智慧。
以上與大家分享演講所得,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樣有所體會,愿平安喜樂^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