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羅明講師,羅明聯(lián)系方式,羅明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中華講師網特聘講師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羅明:小學生應該養(yǎng)成的好習慣 羅明成功學
2016-01-20 48487

小學生應該養(yǎng)成的好習慣—— 

 日常行為方面:

 1、不遲到。每天都會看到總有一些孩子遲到,問及什么原因時?理由大致有三:有的家長很坦誠:嘿嘿,不好意思又起晚了!有的說嗨!路上堵車,沒辦法,過不來!還有的家長會指著孩子氣哼哼地說:問他,總賴在床上不起來!咱們學校每周都有衛(wèi)生評比,我們班一直沒有得到流動紅旗,咱們應該想想這個問題。

 2、上下樓梯靠右行。教會孩子按規(guī)則辦事,就算是人不多,也不要搶道,養(yǎng)成守規(guī)矩的習慣,那是一個人有良好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

 3、進入班級不打鬧,不大聲叫喊,不亂扔笤帚、簸箕,亂推桌椅板凳。心里牢牢記著,不管做什么事,不要妨礙別人。

 4、保護隱私,別人的東西不亂動。

 有這樣一個故事,北京有一家要求很高的外資企業(yè)招工,一些學歷水平、身高相貌等客觀條件都很不錯的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最后一關------面試,可是,未曾想到,沒有提問,沒有出題,短短10分鐘,他們都失敗了。原來總經理借故離開了5分鐘,這些年輕人便得意非凡,圍著總經理的大寫字臺,看看這個材料,翻翻那個資料。10分鐘后,總經理回來了,說:“面試已經結束”。他們納悶,總經理說:“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被錄取,因為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東西的人?!边@些年輕人一聽,頓時捶胸頓足:“我們長這么大,從沒覺得亂翻別人的東西是多大的錯,有這么嚴重!”

 知識、能力固然重要,但好的習慣往往能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不經意間,助你一臂之力。一個壞習慣也常常能讓你從懸崖上重重地摔下。

 5、要有責任感。

 為什么孩子沒有責任心?因為他從小發(fā)生事的時候,誰幫他收拾殘局?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從小一發(fā)生事就覺得反正我有這么多人幫忙,責任心、警覺性就提不起來。所以不要小看孩子小的時候,你跟他的任何一個小小的互動,都可能對他的人生往后影響甚大。所以教育有三個字很重要,叫“慎于始”,開始的始。一開始你對待孩子的方法不對了,可能他一生就拉不回來。

 有一位家長他就很用心,他曾舉過這樣的例子:他的女兒第一次忘記帶作業(yè)本,打電話回來求他幫她拿,爸爸都是最疼女兒,但是他有理智,他馬上跟他女兒說:“沒帶作業(yè)本是你自己犯的錯,自己要承擔后果”,電話就掛掉了。我相信他那個電話一掛,他女兒的心怎么樣?震了一下,記憶深刻。他的女兒下午回到家里來,你們說還要不要繼續(xù)罵?我們中國說要中庸,太兇了就傷親情,太好了就不負責任。所以因為已經掛了她的電話,回來的時候就要恩,不能再兇。

 所以回來的時候看他女兒垂頭喪氣,這個時候當爸爸的就走過去問她,他說:“今天有沒有被老師處罰?”他女兒點點頭。接著她父親就說了,他說:“爸爸教你一個方法,保證你往后絕對不會因為這種事被老師處罰”。爸爸這么一講,女兒的眼睛就亮了,“什么方法,趕快告訴我”。父親就跟她說:“只要你每天睡覺以前,拿著聯(lián)絡簿把明天要上的課本放進來,然后就打勾,把要完成的作業(yè)做完之后,作業(yè)本放到書包,然后打勾,統(tǒng)統(tǒng)都打勾了,代表你的東西都放好了,你就可以睡一個非常安心的覺。”不只讓孩子的心可以很安心睡覺,也訓練孩子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剛柔并施,恩威并濟,我們也可以常常用在教育孩子上。

 責任心的形成是日積月累,滴水穿石的工夫,絕對不是瞬間形成的。就像我剛才講的,上學期的自主管理雖然效果不明顯,因為還沒到時間,只要我們再堅持一年、兩年,很多孩子的責任心就會培養(yǎng)出來。

  6、文明禮貌,微笑待人。咱們家長到學校來接孩子時,總會看到孩子們微笑著跟您鞠躬打招呼:叔叔好!阿姨好!您內心什么感覺?反之,有孩子見您愛答不理的,您又是什么感覺?所以教孩子文明禮貌,微笑待人實際上就是讓孩子贏得別人的認可。

  7、學會尊重,耐心聽他人說話?,F(xiàn)在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只顧及到自己的感受,聽不進別人的話。慢慢會形成自以為是的性格。很難聽取勸告,剛愎自用。

  8、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教會孩子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樣會提高做事效率,再用這東西時不用亂找。也會使家里或教室里整潔衛(wèi)生,使孩子心情舒暢,信心增強。

  9、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做。從小養(yǎng)成誠實守信的品格,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當你遇到困難時會有更多的援助之手。

  10、勤奮自強,天天鍛煉身體?,F(xiàn)在的孩子,家長大多注重智力培養(yǎng),孩子體質體能下降,這個問題不容忽視,學校在盡力保證孩子的課外活動時間,但家長也要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自覺鍛煉身體的意識。

  學習方面:

  1、能夠坐姿端正,全神貫注聽課的習慣。咱們家長可能也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專注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記憶力和理解能力就會非常強,學習效果也就不用多說,當然水到渠成!可好多孩子坐不住,手總是不停地在玩東西,不知不覺就會轉移注意力,影響聽課效果。這些孩子在家里學習的時候基本上也是這樣的!除了學習,桌上的什么東西都能吸引他,動動這兒,摸摸那兒,一會吃東西、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磨磨蹭蹭半天寫不了作業(yè),就是寫了,檢查的時候也會錯誤很多,字跡潦草!現(xiàn)在,我們已經進入高年級段,知識容量加大,難度加大,沒有好的習慣怎么能有好的成績呢?怎樣去跟別人競爭呢?

 

  2、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能調動孩子認真聽課的積極性,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思維緊緊跟著老師所講內容走,在課堂活動中也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和與別人合作的能力。能夠全面深入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3、大膽發(fā)言,敢于質疑問難,敢于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能做到這幾點也就培養(yǎng)了孩子的心理素質、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預習與復習的習慣。預習可以使聽課目的性更強,復習可以使知識掌握更牢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5、獨立完成作業(yè)與自我評價的習慣 。好多孩子在家做作業(yè)時不停地問家長,有些題目根本不看,這是一種思想上的依賴性。要培養(yǎng)孩子自己讀題的習慣,不認識的字可以問,不理解題目要求時教給孩子多讀幾遍,讀懂了再做,不會做時多想想,實在做不出來時家長可以讓孩子把題讀給你聽,再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你聽,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解決。當然對于孩子所做的每一步都要及時表揚鼓勵。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后孩子無論做什么題什么事都會知道如何下手。

 6、課外閱讀的習慣。

 咱們國家有一位著名的小學語文老師叫薛瑞萍,她在談語文教學時曾說:“我有一個固執(zhí)的想法:中學也好,小學也好,語文的事情哪有那么復雜?就是好好讀書,多讀好書,書讀多了自然能夠出口成章了,寫起來也能意暢辭達,甚至富有文采了?!彼?,假期一定要讀書。

 文學作品

1、《三寄小讀者》冰心    

2、《稻草人》和其他童話  葉圣陶     

3、《小兵張嘎》徐光耀                

4、《三毛流浪記》 張樂平  

5、《列那狐的故事》(法)瑪·阿?!ぜ局Z

6、《我要做個好孩子》黃蓓佳 

7、《草房子》曹文軒                   

8、《特別的女生薩哈拉》 米歇爾       

9、《三國演義》羅貫中                 

10、《水滸傳》 施耐庵

11、《巫師的沉船》班馬                

12、《魯濱遜飄流記》 (英)笛福

13、《金銀島》(英)史蒂文生          

14、《湯姆·索亞歷險記》  (美)馬克吐溫

15、《格列佛游記》(英)喬納森斯威夫特 

16《童年》(俄)高爾基

17、《女兒的故事》梅子涵              

18《阿利的紅斗篷》 湯米狄波拉

19、《我是一個可大可小的人》任溶溶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20、《安徒生童話全集(普及本)》任溶溶(譯)

21、《石頭湯》(美國)馬西婭·布朗

22、《假話國歷險記》(意大利)羅大里

23、《小布頭奇遇記》(中國)孫幼軍

24、《非常小子馬鳴加》鄭春華 少年兒童出版社

科普類  

1、《十萬個為什么》盧嘉錫(主編)

2、《昆蟲記》(法)法布爾

3、《海底兩萬里》(法)儒勒·凡爾

文化教育

1、《東周列國志故事》              

2、《中外藝術家的故事》

3、《世界五千年》                  

4、《做人與做事》         

5、《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          

6、《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與兒童對話》

7、《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8、《愛的教育》            

 習慣是在不斷重復和練習中逐步形成的,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一個習慣一個習慣地培養(yǎng)。首先讓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的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升級與年齡的增長,要求孩子做作業(yè)認真仔細,形成做事嚴謹?shù)牧己昧晳T。要看到孩子身上一天一天的進步。進行鼓勵。不要稍有不慎,先劈頭蓋臉一頓批評。書寫習慣形成后,再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考習慣。不要一遇難題就溜之大吉。這些良好的習慣都是在循序漸進中形成的。當然,學生良好的習慣,不僅僅是包括學習習慣,還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習慣,都是這樣,慢慢培養(yǎng)。

 家、校結合習慣是在教育過程中和個人的生后實踐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的,小學生的一半時間在學校度過,還有一半時間在家里度過。他的接觸社會機會不多,因此家長和老師應加強聯(lián)系,共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 一個人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慣是多年養(yǎng)成的??鬃釉凇墩撜Z》中提到:性相近,習相遠也。“少小若無性,習慣成自然?!币馑际钦f,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但由于習慣不同便相去甚遠,小時候培養(yǎng)的品格就好象完全出于自然。拿破侖希爾說:“習慣能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绷晳T決定人生。因此,家長和老師都要注重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培養(yǎng)孩子好的行為習慣勝過給他們一切物質財富。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www.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