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你的貴人?
面對高度競爭的環(huán)境,如何讓自己出頭?
事實上真正的貴人就是你自己。
1.謙虛不是美德,勇敢展現(xiàn)霸氣
對現(xiàn)在工作者來說,壓力是常態(tài),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在高度競爭的社會中自處。面對競爭,應該抱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
忠于自己的選擇,才有快樂
走進人潮擁擠的車站,看著所有人努力推擠上車,你會有何反應?有一種人是「故作優(yōu)雅」,心里計較得很,嘴角卻還能掛著微笑,雖不和人推擠,但其實很不甘愿。正因為表里不一,所以充滿怨言。另一種人則是「真心禮讓」,反正不急,上得了車就好。還有一種人,雖然想爭先,但知道自己搶不過別人,所以乾脆放棄,最后一個上車。雖然不覺得快樂,但至少不會頭破血流。
同樣是最后一個上車的人,卻有各種不同心態(tài)的選擇。但重要的是,你必須知道這個決定是出于自己的選擇,下車以后,才能找回自己的尊嚴和快樂。
隨人生起落調整心態(tài),有攻有守
談到競爭力,大家都怕落后。贏在起跑線,未必能領先到最后。
具有「定型心態(tài)」的人,認為凡事決定于個人的條件,時時都想向別人證明自己有多行。具有「成長心態(tài)」的人,則相信凡事通過學習就會有進步,持續(xù)改善自己就會成功。搭車愿意排隊的人,不爭先恐后,不急著向別人證明自己當下的成功,所以就不會被眼前的順境或逆境限制,他們追求的是未來的成長。
但關鍵是,該展現(xiàn)自信的時候,絕不能「客氣」。
決定自己的位置,為成敗負責
2007年最后一場比賽,王建民在全場的噓聲中慢慢走下投手丘。當時他以極微小的音量對記者說:「很難過,明年再重新來過?!?
所有球迷都心有不舍,但專業(yè)球評家卻一針見血指出,建仔崩盤,答案在心態(tài)。王建民曾謙稱:「人人都是王牌投手。」但專業(yè)球評家則認為,謙虛固然是美德,但在弱肉強食的職棒場域,這表示他對承擔重責感到不安。
戰(zhàn)場上需要的是「殺氣」、「霸氣」,有時甚至能因此「不戰(zhàn)而屈敵之兵」。對于個性好、脾氣好的人來說,最后的決勝關鍵不在于技術,反而是協(xié)調兩個不同個性的自己。
面對有挑戰(zhàn)性的目標時,你內心的想法是什么?
「我一定會做到!」
「讓我試試看!」
「不可能吧?」
只有第1種比較接近成功。如果只是一味地埋頭苦干,卻沒有「我一定會做到!」的意識,所有努力都將會是「事倍功半」。
在高度競爭的社會,所有人都得學習在不同場合以不同心態(tài)自處,這是很重要的功課。不論志在必得,還是不忮不求,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該站在什么位置,就不會患得患失、爭先恐后。
2.學會「接受」而非「忍受」
身處在M型化日益嚴重的社會,有錢人更有錢、有權的人更有權,既沒錢、又沒權的平凡人,該怎么辦?
工作成敗關鍵就在「熱忱」
當你能對最小的工作細節(jié)都抱持用心的態(tài)度,代表你真正有熱忱,這是邁向成功的關鍵第一步。
熱忱才能讓你永不放棄
2007年,同時有3家飯店開幕,許多剛畢業(yè)的新鮮人跑去應聘工作,不但成績優(yōu)秀,也具備專業(yè)的才能。面試時每個人都相當有自信,無論是對自己的期許或是對服務工作的觀念都能提出不凡的計劃與見解。
但是,等到真正進入旅館工作,才不到幾個月,便有一半的新鮮人開始打退堂鼓。不是因為沒有才干,也不是因為沒有目標,而是缺乏「熱忱」。當他們真正進入實際的飯店工作,才發(fā)現(xiàn)「接待客人」是每天都要重復做的工作,早餐做完、忙中餐,中餐忙完,還有晚餐。一攤接著一攤,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而且在旅館餐廳,10個服務員就得負責150個旅客用餐,工作量與緊湊的狀況絕對超乎新鮮人的想像。這時候才是考驗的開始。
你真的愛這份工作嗎?如果夜以繼日、年復一年的重復相同工作,你還能從中找到快樂與成就感嗎?這或許是每個人都必須回答自己的問題。
要想在M型化社會出頭,就從現(xiàn)在開始,重新找回你對工作的熱忱。
3.培養(yǎng)你的領導天才腦袋
什么樣的人才適合當領導人?人人都能當領導人嗎?
未來領導人必須具備2種頭腦:
具人際頭腦。也就是動員其他人達成目標的能力。真正優(yōu)秀的領導人喜歡挑選比他們更優(yōu)秀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如何留住這群優(yōu)秀的人才,這點就關系到績效管理的成效。
具有人際頭腦的領導人,不僅評量質的進展,還包括其他能影響行為的績效指針,例如「1分鐘內回答顧客電話的比例」、「相對于競爭者的獲利能力」等等。
另一方面,人際頭腦也關系人脈的建立。具備社交技巧的領導人不會喜愛孤獨或是書呆子。他們喜歡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朋友、共事,很自然地建立起普及整個公司的廣大人脈,甚至是延伸至企業(yè)以外。這些外部人脈能促成信息的交流,讓領導人得以接觸新概念以及不同的看待事物方式。擁有良好的人脈關系也能讓領導人在危機發(fā)生時,適時獲得關鍵的支持,迅速解決問題。
具生意頭腦。不論是街頭小販,或是全球大企業(yè)的執(zhí)行長,每位成功的商人對于事業(yè)如何賺錢都有基本的認知。
當然,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涉及的變數(shù)以及不確定性也增加,領導人需要更廣、更深的智慧與思考。舉例來說,一名晉升為行銷與產品發(fā)展執(zhí)行副總的銷售經理,可能面臨的問題包含:必須辨識能迎合顧客需求的創(chuàng)新產品,但同時他必須在開發(fā)新產品所帶來的風險和事業(yè)成長需求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有些年輕領導人,具備優(yōu)異的溝通技巧,懂得如何激勵他人,但是卻缺乏生意頭腦,無法正確告訴團隊該朝往哪個方向?如何果決地在眾多選擇中找到正確的前進道路?該達到什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