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2:挫折教育不需要給孩子提供任何幫助。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在遭受一些失敗和挫折,應該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戰(zhàn)勝它,就會為寶寶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難奠定基礎(chǔ)。例如,孩子摔倒之后讓他自己爬起來,而不要出手幫忙。但這個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挫折,對孩子來說可能就是一種心理上的考驗。如果家長不去扶他,也不做任何表示,孩子將來就有可能變得比較冷漠。
因此,家長在遇到類似問題時,不一定要袖手旁觀,而要通過恰當?shù)姆绞絺鬟f給他們一些擺脫困境、解決矛盾、克服困難的方法。例如,看到孩子摔倒,家長可以根據(jù)摔的程度來判斷是否需要去扶他一把:如果孩子自己不把摔跤當回事兒,也就不用去強調(diào)這件事;如果孩子明顯摔痛了,家長不妨扶他一把,幫他摸摸摔痛的地方,但不要大驚小怪。這種幫助會帶給孩子一種心理上的支持,使孩子從父母身上獲得足夠的心理能量,將來就會更加勇敢的去面對各種挫折,并學會以同樣的方式去關(guān)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