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鴻昌,姚鴻昌講師,姚鴻昌聯(lián)系方式,姚鴻昌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中華講師網(wǎng)特聘講師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姚鴻昌:探尋:錢學森成才之道(二)
2016-01-20 56669

探尋:錢學森成才之道(二)

   ━━ 造就杰出人才,成就輝煌事業(yè)之路

姚鴻昌

三、家庭文化──為幸福人生增厚底蘊

中華文明五千年,源遠流長,一脈相承,沒有中斷,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們有“家”。是“家”這所“學?!背休d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因些,“家”就是一所傳承文明和智慧的學校。隨著工業(yè)化時代的來臨,大批專業(yè)化工作需要專業(yè)化人才去承擔,于是集中學習科學知識的學校應運而生,其實,它不過是“家”學校在專業(yè)化知識學習方面的延伸和細化。但是“家庭”這個培養(yǎng)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相處,如何創(chuàng)新的學校的責任卻一直沒有中斷。一個沒“家教”的人,一個沒有“家文化”底蘊的人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識,也很難造福人類,也不會有人生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顯然,家道文化是幫助人走向幸福人生的環(huán)境氛圍。人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存在決定意識,創(chuàng)建和諧的家道文化環(huán)境,是引導一家人走向幸福人生之路的關(guān)鍵。錢學森之所以走向杰出發(fā)展,獲得比其他人更精彩的幸福人生,除了他的父母為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互動成長的早期教育環(huán)境外,他與蔣英結(jié)為夫妻,創(chuàng)建了一個夫妻和諧為中心,尊老愛幼為倫理,平等溝通為心靈智慧,融入時代環(huán)境為方向的和諧家庭氛圍也是錢學森及其家人能享受到人生幸福的重要原因。錢學森把這種家道文化“放大”到國家和社會,形成了具有祖國情懷的“大家”。正是這個“大家”,讓錢學森的幸福人生之路有了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社會意義。他在學習化生存中享受著學習快樂,實現(xiàn)了不斷成長,可持續(xù)發(fā)展;他在智慧化生活中活在了最佳的人生狀態(tài),活出了人生的尊嚴,活出了幸福人生;他在利他服務中實現(xiàn)了自己的生命價值和意義。這說明,家道文化是一個人的植根文化,家庭成員的辯證共生,互動成長,和諧發(fā)展是造就一家人幸福人生的源泉。

1947年7月,錢學森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生教授后不久,得知父親錢均夫患病,需要進行胃部大手術(shù),于是決定回國探親。

這是錢學森到美國12年后第一次回國。

這次回國探親,雖然對蔣介石政府甚為失望,但獲得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與青梅竹馬的女歌唱家蔣英結(jié)婚了。

錢家與蔣家為世交。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在北京教育部工作,兩家家眷都住北京,交往密切。蔣英的父親蔣百里是中國近代著名軍事理論家,先后擔任過袁世凱總統(tǒng)府一等參議,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高等顧問,陸軍大學代理校長等職。他與妻子蔣左梅共有五個女兒,人稱“五朵金花”。而錢均夫只有錢學森一子,因此,錢學森的母親章蘭娟非常羨慕蔣家花枝招展的女兒,懇求將其中一個過繼給錢家作女兒。蔣百里欣然答應。于是老三蔣英就成了錢家養(yǎng)女。但是蔣英過來后不太適應錢家生活,感到很孤單,蔣家也后悔了,于是要求把女兒接回來,錢家也同意蔣英回去,但章蘭娟對蔣英母親說:“孩子還給你了,但有個條件,將來長大了要給我當兒媳。那時蔣英還小,根本不懂這些事,而錢學森又去了美國留學,之后兩個人就再也沒見面。

這次錢學森回國,竟把這份姻緣給續(xù)上了。

蔣英比錢學森小8歲,自幼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中成長。她是將門之女,雖為嬌生,卻沒慣養(yǎng)。蔣百里為了養(yǎng)成女兒們自強的性格,從小就教她們騎馬、游泳、培養(yǎng)戰(zhàn)勝困難,臨危不懼的精神。這使蔣英一生特別受益。但蔣英更喜歡的還是音樂,在上海中西女塾就讀時,就學習彈琴,走上了音樂之路。她具有歌唱天賦,蔣百里就“擇其性之所近而輔導之”。

1936年,蔣百里受蔣介石委派,以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高等顧問名義,出訪歐美各國考察軍事。這次出訪,蔣百里不僅偕夫人同行,還帶上了三女兒蔣英,五女兒蔣和,送她們到國外讀書。在途經(jīng)德國柏林時,蔣百里把兩個女兒留下來,送入貴族學校學習。不久,蔣英考上了國立柏林音樂大學聲學系,師從海爾曼.懷森堡,學習西洋美聲唱法。之后,蔣百里夫婦又到美國考察,專門前往洛杉磯,到加州理工學院看望了錢學森,還特意把蔣英的一張照片送給了錢學森。這似乎暗示,希望錢學森將來成為他們的女婿。

在柏林音樂大學,蔣英除了學習聲樂外,還選修鋼琴、小提琴。她下決心要學出個樣子,不丟中國人的臉。

戰(zhàn)爭爆發(fā)后,蔣英離開德國到了中立國瑞士繼續(xù)學習聲樂。為了學好藝術(shù)歌曲和歌劇,蔣英還閱讀了大量歐洲古典文學名著,打下了豐厚的文學基礎(chǔ)。1944年,還未畢業(yè)的蔣英初次在國際音樂節(jié)演唱。她歌聲甜美,音域?qū)拸V,被歷史悠久的德律風根唱片公司看中,成為簽約歌手。

1946年,蔣英回到中國。1947年5月31日,她在上海著名的蘭心大戲院舉行了一場獨唱音樂會,深受好評。一個月后,錢學森也回到了上海。仿佛是上帝的安排,兩位青梅竹馬的兒時伙伴再次相聚。正是天賜良緣,科學家與藝術(shù)家的兩情相悅,何況還有幼時的淵源,讓兩位新人走到了一起,他們結(jié)婚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與嶄露頭角的音樂家聯(lián)姻,一時在上海傳為美談。錢學森找到了心儀一生的妻子,蔣英找到了可以托付終生的伴侶。他們一起到了美國,錢學森送給妻子的禮物是一架鋼琴。

新婚后的錢學森變了,按照馮.卡門的回憶:“英,真是個可愛的姑娘,錢完全被她迷住了。”他們除了看書,業(yè)余生活充滿了藝術(shù)氣息。他們都喜歡哲理性強的藝術(shù)作品,美術(shù)作品,經(jīng)常一起聽音樂,看美展。蔣英幸福地說:“不知為什么,我喜歡的他都喜歡?!?/strong>

有了女主人,錢學森就可以在家里招待同事和朋友了。這時候,錢學森常常親自下廚,蔣英負責招待。他們生活得非常有樂趣。不久,他們有了孩子,取名錢永剛。

婚姻并不單單是兩個生理生命結(jié)合造就出新的生理生命,也是雙方性格互相包容與文化互相滲透中的情感智慧升華過程。錢學森與蔣英的結(jié)合,是科學與藝術(shù)的結(jié)合,是人性的重新喚醒,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智慧融合,造就的是更長,更豐富的智慧生命。后來的人生旅程證明。他們學習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義化生命的人生狀態(tài)和過程,正是他們幸福人生的生動寫照。而家庭文化,為他們的幸福人生增厚了底蘊,給今天的人們帶來深深的啟迪。也正是這種家庭文化的融合,不僅使錢學森在科學上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在哲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教育學上做出了超越時代的卓越貢獻。大成智慧學就是這種文化融合的點精之筆。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www.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